访《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设计者王虎鸣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374

   在看到《唐诗三百首》邮票之前,记者不止一次地猜想这套邮票会是什么样子,毕竟每个人对唐诗都有自己的理解。在看到2009年邮票发行计划公布之日起,集邮者们就对这套邮票寄予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唐诗三百首》共涵盖了313首唐诗,这样一个大概念的选题该如何在方寸间体现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这套邮票的设计者王虎鸣。

   发行部门对这套邮票提出的“一版票,一本书”的总体设计理念,并专门成立了《唐诗三百首》邮票项目组。印制部门为这套邮票的创意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邮票上采用了珠光油墨、磷光油墨、檀香油墨、微缩雕刻、多媒体数码解读器等先进的印制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有机整合,《唐诗三百首》诗集中313首唐诗、25000余字可以全部纳入套票小版张中,同时还可以听到声情并茂的名家配乐朗诵。多元化的印制工艺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各方面赋予了这套邮票崭新的面貌和活力,也为邮票设计者打开了宽广的视野,并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循着“一版票,一本书”这一核心理念,王虎鸣不断地寻找切入点。首先是诗作、诗人入手,选择最负盛名的诗人的诗作,如有诗仙、诗圣之称得李白、杜甫等;其次是从唐诗内容入手,分别选取表现日、月、山、水、花、鸟人物等易于表达唐诗意境的诗篇;最后是从唐诗诗体的分类为切入点。带着这些想法,王虎鸣和项目组相关人员两次到四川实地调研、采风,感受唐诗古迹,请教唐诗专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几乎每一种方案都尝试过,设计图稿源源不断地送到发行部门,摆上《唐诗三百首》创作团队的案头,接受大家和专家们挑剔的眼光和评头论足。

   对各方意见和诸多元素,如何做好减法,是这套邮票设计成功的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6首唐诗的内容,即李白的《下江陵》、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琵琶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商隐的《无题》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表现什么、怎么表现是邮票设计的两个核心问题,邮票的内容确定后,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用何种设计语言来表现?面对第二个问题,王虎鸣又沉浸在思考中。

   6枚邮票上的唐诗字体如何选择?最终选取了颜真卿的楷体、怀素的草书、王羲之的行书、史晨碑上的隶书和《说文解字》的篆书。诗文中所配画作也全部从古代绘画作品中寻找。书法字体和画作的内容也应与诗文意境相合。在经过一段痛苦的创作过程后,邮票和小版张的设计方案终于在无数次重生中确定下来了。

   每枚邮票都是竖票形,形如一本平放的古代线装书,邮票右边竖写着票名和邮票铭记,犹如线装书的书名。邮票正中为唐诗的书法,每枚邮票又都根据诗意配有相关图形,或云月,或山石,或流水,或楼台,或草本,或琵琶,或古书,或人物。邮票图案中的所有的图形,也都是选择古代绘画作品。每首诗后标注的作者姓名,用印章的形式体现。甚至连6枚邮票上的印章形状都不相同,有葫芦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因为诗仙李白爱喝酒,王虎鸣特意将他的印章做成葫芦形,显示了用心的巧妙。第二枚“琵琶行”,邮票正中为一个琵琶形,琵琶轮廓中还有一个怀抱琵琶女形象。把白居易在诗文中的伤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形象地描绘出来。因全诗较长,诗文缩印于票图中的琵琶里。琵琶的形状也经过严格的考证,挑选了诗人创作诗歌时代的唐朝制式的琵琶。第四枚也很特别,图案直接是一本打开的线装古籍唐诗三百首,书上正印着李商隐的《无题》。第6枚表现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邮票左下角是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的形象。诗歌、书法、绘画、印章四元素在每枚邮票中都有展现,诗书画印相映成趣,以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共同营造了诗情画意的唐诗韵味。

   邮票以套票小版张的形式印制,小版张采用竖构图,中心位置是6枚邮票,邮票按顺序分别两两竖排连印。底部为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轴》,小版张边饰配以唐代传统图案宝相花。以一朵祥云将邮票烘托出来,祥云似流水状自由洒脱,寓意行云流水,正切合了诗歌的意境。小版张上部围绕着邮6枚邮票的,就是313首唐诗的全部文字内容了。粗看是一个个矩形,又好似一本本整齐排列的书本,上面点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点。若以10倍放大镜观看,可以看出这些书本样的矩形原来是为313首唐诗分的自然篇栏,整个邮票版张上共92个篇栏,上面那些小点就是字径只有0.4毫米的诗文了。边饰的内容,有效弥补了邮票数限制的遗憾,整个《唐诗三百首》一本书,浓缩于一版邮票上。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也是诗歌文化最辉煌的时期。邮票的古朴与典雅,厚重与华丽再现了唐代大气磅礴,开放包容的气象以及唐诗的精华和韵味。

   中国邮政相关领导对此套邮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项目组的和谐配合,让设计者在开放的创作氛围中始终充满激情,在合力打造这套全新概念邮票的同时,王虎鸣再次感受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对邮票的设计工作又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他感谢所有为这套邮票发行付出心血和智慧的领导,专家及邮票同仁。邮票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最现代的工艺,集体跳跃的思维表现了最古老的中华文化,碰撞出了最美的火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