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忠:用画笔在邮票上跳舞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967

   “刘老师,能给我签个名吗?”刘贵忠微笑着抬起头来,接过男孩儿手中的邮册,轻轻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腕,在内页签下自己的名字。一天里,他签售了两万多本邮册。

   2010年6月1日,《文彦博灌水浮球》特种邮票全球首发仪式,在宋朝名相文彦博的家乡山西介休举行。这个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千年之后以邮票形式流传世界。该套邮票的设计者是一位山西人,我省著名工笔画家刘贵忠,他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第一个设计全球发行邮票的作者。

   从小热爱天赋过人

   “我这里最好的是茶,其次是酒,第三才是画。”走进刘贵忠的工作室,浓郁的茶香、清幽的酒香、淡雅的墨香沁人心脾,随之而来的还有刘贵忠爽朗的笑声。

   工作室的墙壁四周,挂满了刘贵忠作品:清新的水墨画、细腻的工笔画、色彩斑斓的葫芦脸谱、技法精湛的鸵鸟彩蛋……

   1964年,刘贵忠出生在太原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太钢工人,“我家祖上八辈儿都没有个画画的,我练习绘画从来没有拜过一个师傅,完全靠自学。”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把他托付给了晋祠农村的奶奶。同龄孩子在田地里撒欢,在墙上、树上嬉闹,儿时的刘贵忠很宅,他愿意一个人守在炕头,静静地看奶奶剪纸,粗糙的双手在红纸上游动,美丽精致的图案呼之欲出,他着迷了。

   后来,刘贵忠临摹小人书中人物的神态造型,对于绘画的热爱越来越难以割舍。他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买下全国众多名家的绘画作品集,不知疲倦地研究、临摹,一有机会就到处参观各种艺术展览。

   童子功让刘贵忠受益匪浅,“一条两米多长的直线,我根本不用尺子,一笔下去,一气呵成。”对于自己的基本功,刘贵忠充满信心。

   18岁那年,没能考上大学的刘贵忠,怀揣着绘画梦想前往北京。在故宫博物院里,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精品让他大开眼界,如痴如醉。第二天,刘贵忠带了几支笔、几张纸去临摹壁画,一站就是一天。

   经过多年的钻研、苦练,刘贵忠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经验。许多书画界人士看到他的作品后,以为作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如此精美的画作竟是出自一名青年画家之手。

   创意新锐接受挑战

   是金子总会发光。

   2008年6月,刘贵忠以山西省民俗专家的身份,参加了由国家邮政部门组织的民俗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是如何设计平遥古城、文彦博灌水浮球、清明节、牛郎织女等4个题材的邮票方案。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众说纷纭,版画、剪纸、泥塑……各种设计方案纷纷亮相。这4个题材均与山西有关,作为民俗专家,擅长绘画的刘贵忠提出了不同看法:“文彦博灌水浮球是我国古代四大儿童益智故事之一,应当采用绘画来表达,这样既容易被儿童接受,又符合传统民俗,如果在邮票上展现,画面喜庆精致,人物形象丰满,必然会大受欢迎。”

   这次简单朴实的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许,也让刘贵忠第一次成为邮票设计者。他与中国集邮总公司立下口头之约,当年10月10日交稿。

   笔下画作无数,但绘制邮票图案还是头一回,文彦博的生平事迹、宋代儿童的衣着打扮、介休当时的环境气候……一系列问题摆在刘贵忠的面前。

   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刘贵忠翻阅了大量资料,文彦博是宋代四朝名相,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时期,儿童绘画技法登峰造极。文彦博的造型渐渐清晰:额前应有刘海,头两侧梳着发髻。为突出其“男一号”效果,刘贵忠为他选择了一件代表喜庆的红色外衣。

   一个疑虑浮上心头,文彦博从树洞中取出的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刘贵忠又查阅了《宋史》、《介休志》、《水浒传》,最终在咨询历史专家后得知,这个球应该为皮质,外壳由4块皮革缝制而成,内部再加以棉花、碎布等填充物,其外形类似现在的垒球。疑云消散,画稿成竹在胸。

   2008年10月9日,约定交稿的前一天,刘贵忠拿起画笔,把自己关在工作室整整一天,两幅画作一气呵成。第一幅画《击球入洞》中,身着红色衣服的文彦博,抬起左脚,将球踢入不远处的树洞。另外7个孩子有的挽袖掏球,有的喊人帮助。第二幅画《灌水浮球》中,树洞内灌满水,皮球飘上水面,文彦博伸手可得。7个孩子喜上眉梢。

   精益求精五次易稿

   2008年10月10日,刘贵忠按时将作品电子版通过网络发往北京。10月11日,他带着作品原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动车,以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地沟通。

   “好些年没有见到这么细致的东西了。”见到原件后,专家们被面前精美的画面折服了,“此稿设计合理,技艺娴熟,结构严谨……建议采用。”同时,专家提出,邮票的设计比例通常是6比1,刘贵忠的绘画作品设计比例是10比1,8个孩子虽然人物形象丰富,但放在只有方寸大小的邮票上,画面显得有些拥挤,另外树干也不够粗壮。

   两天后,刘贵忠再次踏上动车,亲手将第二稿放在了北京专家面前。红、黄、蓝、紫、绿、橘红,6个衣着艳丽的孩子,围绕着一棵粗壮的大树踢球嬉戏。有人建议,如果树再苍老些,可能会更好。就这样,在第三稿中,6个孩子在一棵更粗壮、挂着枯枝碎叶的老树下玩耍。

   第三稿完成后,恰好赶上2010年的新邮票预订宣传,国家邮政局将第三稿印在了宣传海报上,贴在全国各地的邮政营业厅和宣传场所。6个栩栩如生、活泼可爱的孩子赢得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称赞,尤其是身着红衣服、正在踢球的文彦博,更让人喜欢。

   但是,第三稿仍未定稿,因为有专家提出:“文彦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球不应该是他踢进去的。”那么到底是谁将球踢进树洞的?这个问题早已无法考证,任何史料中均无记载。三入京城的刘贵忠认为这一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在第四稿中,他把文彦博的踢球动作改成了拦球动作。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第四稿即将通过时,刘贵忠突然发现:在第一幅画中,一位穿紫色衣服的孩子,头左侧的发髻为前后两束,衣领为圆领,但在第二幅画中,他的发髻变成了上下两束,衣领也由圆领变成了“V”领。这样一个“穿帮”镜头,险些让《文彦博灌水浮球》邮票成为错票。

   经过第五稿的修改后,《文彦博灌水浮球》邮票设计稿尘埃落定。五次改稿,三入京城,刘贵忠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给邮票界专家留下深刻印象。邮票图稿评审会对《文彦博灌水浮球》邮票图稿的评价之一是“新颖”,这种“新颖”是刘贵忠用最传统的绘画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他认为,在中国的邮票设计中,传统技法是根,是灵魂。

   方寸有限激情无限

   今年6月1日,重磅题材邮票《文彦博灌水浮球》面向全球发行,刘贵忠,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个设计全球发行邮票的山西人。

   其实,在本次邮票发行前,刘贵忠的绘画作品已经在国内甚至国外引起关注。

   1990年,我省书画市场刚刚起步。市场出售的仅仅局限于古旧字画,刘贵忠壮着胆子把自己的两幅画拿到当时的府西艺苑出售,结果以600元价格售出。作品交易试水的成功,使他毅然辞去收入稳定的工作,走上了“以画养画”的道路。他说这条路包括两个并行方向:一个是市场化的通俗,让外行感受到画面的美感;一个是学术化的高雅,让内行从中看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刘贵忠沿着这两个方向,越走越顺畅,作品的市场价一路走高。

   上世纪90年代末,受著名美籍华人画家丁邵光之邀,我省一位著名画家曾经前往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回国后,他专程找到刘贵忠,激动地对他说:“小刘啊,你可真了不起!我在美国住的五星级酒店的大堂里,居然挂着你画的四条屏风,不得了啊!”

   刘贵忠还与香港富豪李嘉诚有过交往。2002年,我省宗教局和佛教协会赴港进行友好访问,送给李嘉诚的礼物就是刘贵忠的工笔仕女画作品。李嘉诚对这幅画作大加赞赏,并辗转联系到了刘贵忠。得知刘贵忠潜心佛教,李嘉诚委托秘书两次来到太原,送给他成套的珍贵佛学书籍,刘贵忠对此感动不已。

   明年恰逢三国名将、解州人关羽诞辰1850周年,国家邮政部门决定发行一套以关羽为主题的邮票。设计重任再次落在了刘贵忠身上。文彦博、关羽、刘贵忠,3个山西人虽远隔千年,但邮票和绘画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刘贵忠正以他手中的画笔,在邮票方寸间,尽情描画山西古老而精彩的历史。

   相关链接

   元代胡炳文《纯正蒙求》记载,“宋文潞公彦博,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宋朝十分流行击球运动,幼年时的文彦博常常与小伙伴一起玩球。一次,球不小心掉进了一棵大树的树洞里。洞又深又窄,球没办法取出来。在伙伴们束手无策时,文彦博却不见了踪影。不一会儿,文彦博提着一桶水来到树洞边,将水倒入洞中后,球慢慢地浮了上来。

   文彦博(公元1006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介休市城关文家庄)人,北宋宰相,军事重臣,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笫一名相,封为潞国公,有《药准》、《文潞公文集》等著作传世。来源:太原新闻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