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泽重:海峡两岸邮人“架桥人”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53

   虽年过八旬,黎老仍精神抖擞。2009年,他和老伴风尘仆仆,前往台湾访问了两个月,会见了台湾许多知名集邮家,访问了台湾的一些集邮协会。回来后他撰写了多篇令邮坛感动的文章。

  黎泽重,1928年生于湘潭,在学生时代就开始集邮。他于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78年转业到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后调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工作至1989年离休。

  黎先生的“海峽两岸架桥工程”始于1984年。

  这一年,黎先生在整理邮票时,有一个让他激动不已的发现。那就是台湾发行的不少邮票题材常常和大陆发行的邮票题材不谋而合。如1956年11月12日大陆发行了《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台湾也发行了《国父九十寿辰纪念》邮票等这些同题材的邮票甚至连票图和枚数都几乎一样,充分说明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根同祖,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黎先生将这些邮票逐一成对照形式地组编成邮集,将这部邮集取名为《可喜的同一》。他的这部邮集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邮展,荣获银奖。1990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以12分钟的时间向海内外介绍了他的这部邮集。

  黎先生不仅组编了《可喜的同一》邮集,他还于1984年9月自费创办了以沟通海峡两岸邮人联系、弘扬集邮文化为宗旨的邮刊。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甲子年,邮刊取名为《甲子邮刊》。26年来,《甲子邮刊》已成为架设在海峡两岸邮人心中的一座友谊桥。

  《甲子邮刊》是杂志型刊物,最初是32开本的单色印本,每期也只有20多页,几千字而已。现在是16开本的彩色印本,每期增加到了180页以上。集邮界的元老郭润康先生说:“《甲子邮刊》内容越来越好,文章水平越来越高,篇幅越来越多,印刷越来越美,令人爱不释手。”

  《甲子邮刊》与台湾邮刊举办了“一刊两版”活动,即《甲子邮刊》转载台湾大学《青鸟集》邮刊上的部分文章,同样,《青鸟集》也转载《甲子邮刊》上的部分文章,以此来扩大双方的宣传效果,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这应该叫“双赢”吧。

  《甲子邮刊》执着地为统一祖国而呐喊的精神引起了越来越多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关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屈武曾两次为该刊题写刊名,巴金、冰心、沈从文、黄永玉等大家巨擘,以及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等,都先后为《甲子邮刊》题赠或题贺。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生前还专程到省艺校看望黎老,一时传为佳话。

  《甲子邮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邮刊,黎泽重先生也被选为“海峡两岸民间集邮交流会”会长。2006年,国家图书馆决定将大全套《甲子邮刊》作为资料永久收藏。

  《甲子邮刊》问世后,做的一些事情可谓功德无量。

  1986年初,黎先生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信是台湾一位老兵李永延根据《甲子邮刊》上的地址给黎老写来的,希望黎老能帮他找寻在大陆失散了几十年的儿子。黎先生接信后,一方面在邮刊上刊发“寻人启事”,另一方面委托青岛邮友帮忙打听。过了一段时间,青岛一位邮友来信说,李先生的儿子在青岛港务局找到了。黎老亲自到青岛核实确认后,再去信台湾。李永延得到消息,激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20多年来,黎老先后为18位台湾同胞找到了在大陆的亲人。

  2007年7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黎先生“会士”称号,以表彰他在集邮事业和海峡两岸邮谊上作出的贡献。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是集邮界最高的荣誉称号,全国总共只有29位,黎老是我省唯一的一位。(来源:经网 编辑徐济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