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献集邮热的冷思考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10

   最近几年,文献集邮研究会等一批文献集邮组织相继成立,《集邮文献研究》、《文献集邮》、《集邮文献撷英》、《网络文献集邮》等杂志也应运而生,中国文献集邮空前热闹,2004年江苏无锡举办了首届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2005年又有在江苏南通举办的全国文献集邮论坛和集邮文献调剂会,2006年在高邮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可喜可贺!

    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我觉得还是应该冷静思考我国文献集邮的现状。

    一、文献集邮热是局部还是全部?

    最近几年,《中国邮票史》、《中国早期集邮文献集成》这样的大部头集邮文献面世,邮坛名笔郭润康、郑启五、王新中、雷华声、肖高键、王威、冯赐航、胡有道等人都出版了自己的集邮文选,还有很多的邮坛新秀也办杂志、出邮书。但是,表面热度却无法掩饰深层的冷度。邮书也好,杂志也罢,印量一般是500-1000册,少得可怜!可就是这样的印量,其中还有些邮书销不出去!王威先生就在《文献集邮》杂志坦言:自己出版了三本邮书,全部压在手中,已经准备好的第四本书只好暂缓了。江南邮学会《邮海史林》、《平方邮拍》主编陶新平先生在快乐集邮网上发帖自称,自己免费为集邮者提供杂志,会有很多人在网上索要,一旦以成本价出售,就很少有人问津。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文献集邮,并非真的热起来了。只有当集邮者真正需要充实自己的集邮知识时,集邮文献才可能真正火起来。

    二、诸多因素影响文献集邮的发展

    现在的集邮文献大致可分为三种:工具书类,专著类,报刊类。不同类别的集邮文献,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工具书类一般价格比较高,而且多为正规出版,彩色印制,图文并茂,对于一般集邮者来说都是需要的,它在现阶段集邮文献中的影响比较隐性,这里不探讨。

    专著类,尤其是个人文集类,最近几年甚多。但是,除了《郭润康集邮日记》能够比较快的销售外,其余许多作者在销售方面都不够理想。比如2003年湖北浠水县徐志军的个人邮文自选集《浠川邮话》,印制100本,已经交流完,准备再印200本,在网上发布消息,应者寥寥。难道只需要100本就饱和了吗?不是。从集邮者来说,满足自己所需是购买的前提。而从作者方面来说,印制成本限制了作品的发行。

    集邮报刊,属于官办的会刊类,一般都是赠送,印量1000-3000份,都可以处理掉,这里也不探讨。这里重点谈一些民间邮会的会刊。表面看,民间邮刊也是遍地开花,而且把报纸改成杂志似乎是一种趋势,刊物也从32开向大32开、16开、大16开发展,似乎只有把刊物开本做大了,刊物才有影响。其实,很多刊物都是勉强维持着。一些小的邮会刊物预订者不超200人,很多主编都是在赔钱办刊。《黄河集藏》主编乔峰先生最近编了一本“我与文献集邮”征文的册子,贴进去1000多元,他说哪天自己实在扛不住,就只好停办刊物了。其实停办的何止是民刊,《集邮博览》和《天津集邮》在2007年的停刊,就是很响亮的警钟:如果预订量上不去,再好的报刊也无法生存。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说明白了,资金是最大的一个问题。邮文作者、邮报刊主编们都希望提供高质量的集邮文化读物,但需有友人支持;集邮者也希望有丰富的集邮文化大餐,但需自己舍得掏兜里的人民币。难怪有的集邮者说:集邮文献,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建立一种合理的、有序的集邮文献出版机制。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邮刊主编和专著走出了成功运作的路子,这可以是一种方法。再就是助印,以最近网上的两个助印为例:喻金刚的集邮散文随笔集《邮情芳馨》,陕西省集邮协会理事、西安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任敏刚先生历时4年采写编著的《陕西邮坛人物》都以助印方式获得一些资金。这两个例子中,助印者得到的书籍价格在10—12元,要比直接购买一册便宜很多,这是双赢的途径。再就是相关部门可以成立基金会,专门指导集邮文献出版。如此则集邮文献真正兴旺之日不远矣。作者:韩满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