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先生主编的《驭海邮艺》每页顶部都有一句“专题集邮是集邮的未来”宣传用语。笔者认为这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说明专题集邮是集邮的未来。
首先,在集邮队伍中若以编组邮集参展的人数而论,专题集邮爱好者占了绝大多数。’99世界邮展多位年轻的集邮家包括彭瑾、张怡至、徐刚、杨桂松、张爱平等人获得高奖。预示着,专题集邮具有最强的生命力。任何年轻的集邮爱好者如果没有祖传邮品或特别雄厚的资金,要在传统类、邮政历史类或邮政用品类在世界大展中获高奖,可谓难上加难。但专题集邮却可以化较少的资金,用知识和技巧在世界大展上获得很高的荣誉。正是这种原因,吸引了广大有志于世界邮展中拿奖牌的集邮爱好者。
其次,专题集邮是未来邮展的主流。从世界邮展的11个类别中,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类别与专题集邮息息相关。我国参展的航天集邮类展品:凌福根《中国航天史--从中国第一枚火箭到中国航天邮件》,其编组方法,仍属于专题的编组方法。再极限类客文达的《门》和吴刚《哺乳动物》,也以专题集邮的方法对极限素材进行编组。青少年类展品的大多数都是专题邮集。所有这些正规类别,与专题集邮的区别仅仅在于邮集的素材和参展者的年龄不同。其专题知识和编组方法,则与专题集邮一脉相承。中国’99世界邮展中的试验类即开放类展品,大部分集子,本质上也是专题集邮,开放类邮集,无非在邮集素材上允许不多于50%非邮品。这样说,并不是混淆邮展中的不同集邮类别,而是说明专题方法在世界邮展中的大趋势。
第三,专题集邮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吸引着未来的集邮爱好者。集邮爱好者对专题的选择可以是随心所欲,或结合自己的职业,或只选自己的兴趣。邮票设计家并不为集邮爱好者专门设计邮票,但专题集邮爱好者就象探矿者一样,不断探索,不断挖掘,最终获得闪光的金子。在世界邮展中得高奖的《胡子》、《风》、《夜》、《对称》等等,难道不都是靠智慧的目光在邮海中发现自己的专题吗?笔者所选择的专题是《电话》,尽管至今尚未组集参展,但已从邮品的收集中获得许多乐趣。组集参展与体育竞技不同,体育竞技随着年龄增大而随时有遭淘汰的可能,而我们集邮者只要是有心人,邮品总是越收集越多,质量也总是越来越高,只要播种,就会有收获;只要用心,就会有好的收获。作者:李茂长 出处:《驭海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