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票的一些认识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159

   编号票,所处的时间段准确的说是1970-1973.10月15日,在这期间共发行了21套邮票,共计95枚票,没有发行过小型张和小版张。从历史角度上看,编号票发行的年带尚处文革的中后期,但其题材上看已脱离了文革票的阴影,走向了常规化和多元化的道路。我收集编号票有一些年了,总体给我的感觉是价格高而且不容易找,编号票的发行量并不小,但其存世量真的不多,这是我这么多年收集的一个总结经验吧。

   在“文革”中期,我国邮政主管部门一改“文革”初期发行的“文”字邮票没有任何志号的特点,对新邮发行恢复编印志号,但不具体细分“纪念”和“特种”邮票类别,只简单地采取统一的连续编号。这个可以说是一段编号票的由来了。

   当下的邮票市场中,编号票相当的火,这里需要提一点:编号票自从1997年到达15000元顶峰后,经过连年的下跌,最低跌至2005年左右的4000多元一整部。1997年的4-5月份,是中国邮市公认的高潮,当年整部编号票曾创下的高价,在后来被人们看作为“神话”,那些被套牢的人们应该是不可能被解套了,但是在2005年的4000元整部价格以后,编号票开始了触底反弹,一直到了差不多2009年年底时,整部编号票上升为8500元。但是自从前期的行情复苏后,编号票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在整部价格已突破3万元大关。给人感觉好像是市场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牢牢的支撑和控制整个邮票市场。不知道各位邮友的看法如何?

   第二,既然编号票市场价格现在这么高,除了过分炒作的因素以外,那么我们不禁自问的是:编号票的收藏价值在哪里?如果不能够说服自己,那还是不要集邮好了。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先说说我是怎么想的,编号票是文革中后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的产物,那么时代是不可以被替代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品,例如老纪特里的梅兰芳,黄山,金鱼等。文革时代的诗词和语录等。方向不一样,所看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编号票我之所以是我集邮的一部分,我想说的是更重要的在于题材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其实在文革票后,自编号票开始,我始终认为这是中国邮票的一个进步和跨越,无论从题材的精美度,版面,图案和所选的事件,编号票大都是在文革和老纪特后的一个跨越。

   第三,每个时期都有精品票,这是不可否认的。就拿编号票里的N8-11的那套巴黎公社说起吧,老纪特里面也有一套巴黎公社,只不过编号里的是纪念200周年,时间上要晚上一些,但是在设计上比老纪特里的那套公社明显要丰富,画面内容饱满,以雕刻版的形式刻画了人物和建筑物。另外,熊猫那套票,继续延续了之前的那套老纪特熊猫的形式,以极其活跃生动的笔触,酣畅琳漓的刻画了大熊猫的生活。

   第四,一个不争的事实,政治题材的邮票炒作的是最凶的,这个推动力量之大,我想我不说很多人也自知是为什么,说到底了还是国家和邮政的力量。1971年发行的建党50周年,老纪特票抗战,大遵义,JT票里的毛主席,一直到1993年被认为发行量最大的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的小型张,现在也已18元一枚。说到底了,邮票离不开政府的推动,而政府想做的事就是健康引领中国邮票,和更好的扶持中邮背后的3000家专卖店。

   第五,我们做为邮人的立场,其实我觉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把钱花在文化消费上并不是一件坏事,我是一个随性的人,平时的花销,很重要的一部分也都花在了邮票,图书,杂志,报刊,有时候周末还会出去参观一些展览等。有的人花钱买物质,但我认为我是花钱去买知识和精神上。

   第六,集邮可以片面画,也可以广泛,这个事在人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还是遵寻个人的习惯和思想意识比较好,这个是强求不来的,否则就越发不自然了。有人喜欢邮票,有人爱型张本票,还有的喜欢实寄封,明信片,极限片。但是只要集的好,只要集的精,只要集的满足个人的愿望,需求和增加更多的邮识,那么就都是对的。邮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对邮票的看法,千万不要跟着行情走,从今年一季度看,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越演越烈。邮票有对抗货币贬值的卓越功能。只要通货膨胀还在加剧,邮市便会继续暴涨。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却又是很有可能要发生的。邮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好像大海里的一粒沙。

   对于编号票各位有什么看法?对于以后的集邮生涯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在这个大部分人都在跟风炒作,浮燥和人云亦云的时候,能会始终保持一颗冷静而又平常的心吗?

   曾经国家工业发展时期的轮船工业,现在在这个热水沸腾的邮市里被炒得面目全非,这些人就不想想这套票的发行的意义何在?究竟是价值的体现还是投机投资者的天堂?

标签:
上一篇:集邮的感悟    下一篇:老迪:对集邮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