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海安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166

   江苏海安,十几年前采访去过一回。近日友人赠我一套反映海安新风貌的邮票,让我一睹这颗“江海明珠”的巨变。
    
   在十二枚邮票中,最吸引我的是一枚“沿海交通枢纽”,画面上纵横交叉的立交勾勒出壮观的场面。上世纪90年代,从上海前往海安,摆渡过长江,一路风尘要七八个小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如今随着苏通大桥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的贯穿,两地间半天就可往返。不久的将来,当沪通铁路、沪崇启(东)等越江通道相继建成后,两地的时空还会进一步拉近。
    
   海安是个传统的农业县。海安的家禽名噪一时,上世纪曾博得“百万雄鸡下江南”的美誉。至今上海市场每三颗鸡蛋仍有一颗产自海安。而一枚“装备制造基地”的邮票,则以现代化厂房组成的工业园区,反映了海安新世纪工业的崛起。江苏纺织基地、亚洲最大超高压变压器生产基地、全国电梯零部件基地等相继诞生,戴尔、西蒙公司、晓星集团等一批中外资企业的落户,更为当地工业锦上添花。据友人介绍,上海也有一批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这块宝地上。杨浦区和海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转移、科技合作、人才交流上深入合作。在海安的杨浦工业园中,已有十家沪企入园。
    
   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安作为“建筑之乡”,也在邮票上凸现风采。通过邮票上一幢幢高楼大厦,我仿佛看到五万海安建筑大军正奋战在大江南北,仅上海就有一万五千海安人在常年施工。世博园内的英国馆、爱尔兰馆及台湾馆都由海安的建筑企业承建,一个县的建筑队伍能在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令人称道。海安从事建筑装饰的农民工吃苦耐劳、心灵手巧,他们先后创出十八项“鲁班奖”,去年就为海安带来了五十亿的收入呢。
    
   海安人勤劳且智慧。以邮票作为家乡“名片”,让世人了解自己,体现出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我边欣赏邮票的精美,边祝贺海安的明天更美好。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