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通过印刷发行后才与人们见面的,所以制版印刷的技术水平与邮票的品相质量关系极为密切。有了好的设计稿,如果印刷工艺安排不妥,也印不出好邮票。前面有讲过邮票的印刷版别,下面介绍现代邮票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印刷方法及其特点。
一、雕刻版
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雕刻艺术家运用线条和点子表现图案深浅明暗的层次,用手工在钢板上精雕细刻加工而成。印刷到纸上显现出清晰的线点,用放大镜观察时雕刻线条像浮雕一样有绘画笔触似的刀锋,用手指在纸上轻轻抚摸时图象轮廓处明显地在凸起的手感。雕刻版印刷既富有版画的艺术性,又难于仿制伪造,所以是印刷钞票、邮票等最理想的方法。
我国早期的雕刻版邮票是用平台机单张纸印刷的,这种印刷机压力大,而且印刷前先把纸张润湿,使之更易着墨,印出来的线条、点子十分光洁、完整、厚实,质量效果十分好。如我国50年代发行的《伟大的祖国》等邮票,拿今天的水平评价,仍是耐人寻味的精品。现代的雕刻版邮票,大多是高速轮转机用卷筒纸印刷的。机上有喷粉防粘或远红外线干燥装置,印刷前不需润湿纸张,印刷后也不用衬纸,生产效率大提高。由于工艺与原材料的改进,印刷质量也很有特色。如瑞典印制的单色雕刻版邮票,雕刻、印刷的质量都非常精致完美。我国印刷的单色雕刻版《人民公社》等邮票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版多色雕刻版邮票,其制版工艺与常规的雕刻版制版是一样的,只是在印刷机上有几个(一般为2—4个)上墨辊装置。根据邮票的原稿设计,把上墨辊的不着墨部分切割掉,只留下着墨的部位与印版有图纹吻合,每个上墨辊输送一种颜色的油墨到版面图纹的不同部位,使印版版纹饱满地得到几种颜色的油墨,印到白纸上就呈现出彩色的效果。其颜色的彩色效果是几种颜色的拼色,并在色与色的交接处有串色。如果原稿设计得好,其串色处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如法国有很多一版多色印制的邮票,由于在图稿设计时精心构思,印刷工艺运用得当,加上纸张油墨互相适应,所以在印刷色彩效果方面具有引人的魅力。我国的普20《北京风景》高面值邮票和《庐山风景》特种邮票第2图,都是用一版多色雕刻版与照相凹版套版印刷的。目前世界上只有捷克斯伐克还保留有较老的平强印刷机印刷彩色的雕刻版邮票。他们在印刷时先印一个颜色,晾干后再印第二个颜色,以此类推,有时5至6个颜色套印,虽然生产效率很低,生产成本较高,但其印刷质量是很精美的。
二、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也称影写版,它具有网纹细,版纹深的优点,能印制出鲜艳浓郁的色彩和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能力很强,是当今世界各国印制邮票比较常用的印刷方法之一。照相凹版的网纹不同于胶版和凸版,前者的网点大小一致,而以网点深浅来表现层次变化;后两种则是以网点的大小表现浓淡层次。用放大镜观察就能看出有明显的差别。同样是照相凹版印制的邮票,由于艺术设计和印刷工艺的不同,各国都有自已的特色。如瑞士、英国的精致秀丽;匈牙利的富丽多采;日本的淡雅细腻。我国用照相凹版印制邮票始于1959年,从无到有,由简而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自已的风格。
1965年发行的纪109中的“决战前夕”和纪115中的“毛主席在著作”等邮票,都是以大幅油画作原稿的,复制邮票时要缩小几十倍。一般来讲,缩小倍数太大,原稿色调的微妙变化和油画笔触都会并掉,印刷出来的效果与原作相比就面目皆非了。要保留原作丰满的形象、画面的空间感以及色调和笔触,关键是印刷工艺。国外有些作法是仿原作改画后再复制邮票,但会有明显的失真。为了取得较好的印刷复制效果,采取在博物馆现场将原作分色缩小,在阴片上恰如其分地修版,预计到缩小后的影响,强调某些部分和舍弃某些部分,尽量保留原作的意境。徐悲鸿的《马》,吴作人的《熊猫》,是写意国画;田世光的《牡丹》、《益鸟》,俞致贞的《荷花》,王叔晖的《西厢记》,都是工笔重彩,复制时采用原稿分色制版,照相凹版的250线/至360线/时的细网纹级充分地表现出名家的笔墨气势和原作的神态意境。
三、雕刻版和照相凹版混合套印
虽然雕刻版印刷富有版画般的艺术性,且能防止伪造,但是却难于表现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层次,而照相凹版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照相凹版也有缺点,版纹深、墨量大,而且油墨是粘性极小的液体,用挥发性强的甲苯作溶剂的,所以在深层次处往往呈现出不规则的水纹,破坏了邮票画面的细腻美观;另外,由于照相凹版印刷的版纹,全部是由不同深度的网纹组成的,因此在细线条或细文字处,往往呈现出锯齿形的碎点,影响印刷效果的光洁完整,而雕刻凹版恰好运用其粗犷挺拨的线点,以补充照相凹版的某些不足。为了把邮票印制得更加完美,人们就采用雕刻版和照相凹版温柔合套印的方法,在工艺上发挥这种印刷方法的长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偿,藉以得到更为理想的印刷效果。
在国际上,奥地利采用照相凹版、雕刻版套印邮票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如人物、西瓜、葡萄等邮票,其色彩和质感都非常突出,两种印刷方法的结合也极为得体。我国印刷的《黄山风景》、《红旗渠》、《庐山风景》等邮票,以雕刻版的线条和点子做出松柏山石的轮廓形象和主要层次,辅以照相凹版的色彩和层次的细部变化,得到了姿态挺拨、瑰丽多彩的印刷效果。又如《殷代铜器》邮票,雕刻版的线点表现了铜器古朴的形象的结实的体态,衬以照相凹版的淡彩做出铜锈斑驳的质感,使印刷出来的邮票上的铜器,形象端庄雄奇,纹饰精巧细腻,更富有真实感,得到极为完整的印刷效果。
根据某些邮票原稿的设计,用雕刻版和照相凹版套印,确有令人满意的印刷效果。但是这种套印手段是要把两种性能截然不同的印刷方法合在一起,在工艺上特别是印刷套印准确度一具有很高的难度。在印刷机上,雕刻版与照相凹版所需的印刷压力完全不同;油墨性能完全不同,纸张的印刷适性也各有要求,所以机械误差较大,印刷的废品率也比其他印刷方法高。
在设计雕刻版和照相凹版套印的邮票原稿时,必须充分研究这两种印刷方法套印版的特点,扬长避短,以获得较好的印刷效果。一般地讲,这种套印版邮票,都是以雕刻版为主,做出画面图纹的素描效果,再补充以照相凹版的晕染淡彩。所以雕刻版的主要点线要重、实,而照相凹版的衬色可以浅、虚,两者套印在一起,即使印刷时有机械误差,也不致影响主题轮廓的清晰完整。然而这种印刷手段的套印准确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水平。
四、特殊凹版
在我国邮票印刷上已经采用过的几种特殊凹版工艺,是邮票印刷工作者研究创新的几种从凹版印制技术中派生出来的新技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有趣的差异。
1、线条腐蚀版
俗称假雕刻,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没有半色调层次的文字线条稿,如我国印制的《国歌》邮票.《国歌》邮票有五线谱和众多的文字,如全部用手刻原钢版,功夫很大,且不易加工得整齐完整。因此用排好版的文字稿,采用照相凹版制版方法,碳素纸晒版时不加网纹,过版后腐蚀制版,在雕刻印刷机上印刷,得到字迹秀丽、光洁完整的好效果。而且油墨隆起,用手轻轻抚摸的明显的手感,与雕刻版的印刷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2、间接凹版
雕刻原钢版手刻完成后,冲压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一成为阳片,再晒版用胶版印刷,点线光洁饱满,层次丰富完整,粗看与雕刻版印刷一模一样,唯油墨是平面的,用手摸时没有油墨凸起的手感。因这种制版方法是用原钢版直接复制晒版的,不易伪造,且成本低,效果好,故很多国家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钞票、邮票等。1987年我国发行的《编钟》小型张邮票即是用这种方法印制的。
五、平版
平版印刷是通过照相制版后印刷,也称胶版印刷。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印版的图纹着墨部分与空白部分是处于同一平面上,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即图纹部分亲油着墨,空白部分则亲水不着墨,经过机械压力印刷。第二,钱版的图纹在机械压力下先印到胶皮上,然后从胶皮转印到纸面上,故也称为胶版。
现代的胶版制版技术已发展为平凹版,其复制能力很强,各种体裁的绘画原作,黑白、彩色照片或各种印刷品,都可以很逼真地复制翻印。胶版印刷的网纹与照相凹版不同,是运用网点的大小来表现层次深浅变化的。同时各种颜色版所用的网纹角度不同,所以印刷的各种颜色的网点都是岔开的,呈现出“六角纹”、“金钱纹”等美观的花纹。文字、线条和底色则可用无网实地印刷,效果平服光洁,秀丽完整,其效果比照相凹版好得多。这些特点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得很清楚,可以藉以鉴别胶版印刷的特征。
胶版印刷质量好,成本低,是印刷邮票很好的方法,但是胶印品比较容易仿制,这是胶版印刷的弱点。为了防止被伪造,胶版邮票的纸张和油墨都是特制的,含有特殊化学成分,以便通过化验可以鉴别真伪。现代较多用胶版印刷邮票的国家有古巴、加拿大、保加利亚等。我国1962年发行的特49《中国民间舞蹈》(第一组)和1963年发行的特58《民间玩具》邮票,都是胶版印刷的,其印刷效果色彩明快,层次细腻,文字清晰,很有特色。
六、凸版
凸版印刷是照相分色后用铜版制版印刷的。它的印刷与凹版正好相反,图纹着墨部分凸起,而空白部分是凹下的。凸版印刷的图纹与平版相同,也是网点大小表现层次,而文字和底色一般都不加网纹,用实地印刷。由于凸版印刷的压力较重,轼而在印刷品图纹的边缘处往往留下油墨外溢的痕迹,这是识别凸版邮票的特征之一。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世界上联邦德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印制凸版邮票比较多。我国在1963年发行的特53《中国民间舞蹈》(第二组),底色平服,墨色饱和,文字厚实,充分表现出凸版印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