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打假究竟难在哪里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73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现有文物拍卖公司多家,年拍卖额达亿元。而收藏界人士估计,全国参与收藏的人数有三四千万,有人甚至认为多达万。这是两个令人感到眩晕的数字,也比较简单而直观地说明了收藏在中国的热度。但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也有很多令收藏者感到郁闷或愤怒的东西,那就是收藏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的打眼,也就是买到赝品或仿造的古玩。还有的人以收藏为名搞投机买卖,专门造假骗人,这些是确实存在的现象,但也是很难治理或管理的现象。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玩”,应该特指民间收藏的、不在国家禁止买卖之列的那部分文物。公民合法所有的文物,法律允许其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和流通。所谓“赝品”指的是远远看上去和原作一模一样,但仔细端瞧却或多或少与原作有所区别的“假品”,即古玩市场上,卖方在不告诉买方实际情况下,将“赝品”当“真品”高价卖的情形具有欺诈性、显然有失公平。

  自古以来古玩界就有一种说法,“古玩是不打假的”,“古玩交易讲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卖的东西是真是假,卖方没有义务告诉你,你买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凭买方眼力,好坏都要认账,没有退货的道理”。在这种看似合理的理论支持下,古玩的真真假假更是让人难以捉摸,很多收藏爱好者也很少去反思买假是否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反而形成收藏者在假古玩的汪洋大海中寻宝的一种乐趣,而这其中上当的概率几乎可占到99%,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怪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文物收藏品该不该打假?古玩中的“假货”是否该打呢?又如何打呢?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半个世纪前曾断言,艺术品收藏将成为最赚钱的投资产业。我国早就有一种说法:“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

  业内人士说,在收藏热中,喜爱艺术、陶冶情操者应是大多数,但冲着古玩的巨大利益、想一夜暴富者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不过,近年收藏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那就是逐渐减少盲目,趋于理性。

  “不冤不乐”收藏界打假不易

  “大多数人收藏是跟风。”著名古瓷片收藏家白明曾这样说,“其实收藏不应该是大众的事,而是‘小众’的事。收藏艺术品、字画、古玩,需要有深厚的历史、艺术和专门知识支撑,否则就会吃亏上当。因为就目前市面情况看,真品太少,假的东西太多。”

  其实,就算他这样的行家也曾经多次上当,买到假古玩。所以,赝品泛滥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的一种常态。但在此种情形下,收藏界却不兴打假。一般的情况是吃亏上当自认倒霉,“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有的专家也认为,收藏毕竟是个人爱好,无关国计民生,造假买假,“周瑜打黄盖”,无碍大局。

  因此,尽管造假卖假盛行,有不少媒体也在呼吁规范文物市场,但收藏界本身打假的呼声并不高,有人甚至就是要体验在买卖真假古玩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把这些当作一种人生乐趣。还有很多买了假货的人,本人往往还坚信不疑,执迷不悟。

  白明说业内有句名言叫做“不冤不乐”。这大概也算收藏界的一条潜规则吧,也反映出了目前国内古玩收藏爱好者不认为一定要打假的主要原因吧。

  谁来认定古玩真假?

  其实,很多收藏爱好者也不是不支持打假,但牵涉到最主要也最难办的一个问题是文物古玩鉴定不易。鉴定没有一定的标准,也就造成了古玩在流通时也就难以有真假之分,缺少必要的标准参考,所以真的打起假来才能知道其中的艰难。

  国家有一个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起先只有54位专家学者,后来增加到七八十位,全由国家文物局聘任。这个委员会只负责对国家馆藏和发掘的文物进行鉴定,不承担社会文物鉴定工作。一般省市也都有文物鉴定委员会,也不对社会服务。还有一些重要海关设有文物鉴定站,专为文物进出境把关,也不面向社会。社会上其他文物鉴定机构多数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2000年后,收藏形成热潮,民间鉴定机构从开始出现到遍地开花,但真正具有国家鉴定水平或标准的并不多。而且随着人们收藏逐渐趋于理性,盲目购买古玩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到鉴定公司要求鉴定的人大为减少,许多鉴定公司无力支撑,逐渐被淘汰,目前剩下的已不多了。北京市经工商登记的鉴定公司或中心39家,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维持经营的也就十来家,全国不过几十家。而专门从事此类鉴定工作的专家数量也不多,真正直接为市场服务的更少。

  当然,即使是专家,有时也有“打眼”的时候。古董鉴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主观判断,同一件古玩不同人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专家在很多时候也处于很微妙的境地。

  目前在古玩收藏中,最为普遍的是所谓“眼学”,那就是基本上凭个人眼力来断定真假。用“眼学”来鉴定,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还是真假要由大家投票决定?上世纪7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热释光法测定瓷器年代。近几年,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推出了原料无损测定的新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测定制作原料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现代化工原料。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高科技鉴定方法,有的已经被高仿高手破解,失去了它的权威性。

  几年前,就出现了一起科技鉴定和传统鉴定相互矛盾的事。有一位华侨收藏家拿着一对青花龙纹象耳口瓶到中国来做鉴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的元素分析和中科院最大的电子对接机加速器发射出来的力光谱检测,都认为这是元代的瓷器。而国内的陶瓷专家根据各种文献记载和经验认为它是高仿,光鉴定费就花了几十万元,最后承认文物鉴定专家的高仿结论是对的,科学方法鉴定错了。

  文物古玩鉴定肯定是有标准的,但这种标准不具有刚性,不易量化。文物古玩多属于艺术品,很难有统一标准,用政策法规强行规范也不现实。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介入文物鉴定的工作,专家们也各有看法。有的人认为不宜介入,有的认为应该介入。

  谁来操作古玩打假?

  如果假定古玩需要打假,但哪个单位或部门能进行此项工作呢?目前看来,古玩市场其实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区。文化局、文物局还是工商局,好像都能管,又好像都不合适。就算这些部门都合适,或者可以联合执法,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有能力、有精力对书画、瓷杂、玉器、邮票、钱币等如此多的门类来进行真假鉴别?如果请专家,有关费用从哪里来?如何支出?具体到陶瓷、铜器、书画、邮票等不同类别、不同质地的古玩按什么标准收费?这些具体问题一旦真正执行起来有非常多的实际问题。

  目前来看,收藏市场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打过的几场打假官司,大多数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吴冠中假画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2008年12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原告苏敏罗以253万元购买吴冠中假画《池塘》引发的诉萧富元和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一案,这幅画曾经吴冠中先生鉴定为伪作。2009年7月的二审,依然没有判决,原诉方表示愿意接受法庭调解。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使画家本人都认定了画的真伪,但由于没有鉴定标准,也无法作为打假的凭据。所以,谁能主持打假?谁有能力打假?这些,是摆在文物、文化等有关部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收藏者要先做好准备

  很多收藏爱好者心里都明白,当前古玩市场中赝品占总数的95%。而全国各地,各类古玩市场的交易依然红火,所以,在这数量惊人的市场与古玩藏品中如何去辨定赝品、仿品或纯粹的假货,如何去让如此多的收藏爱好者能收藏到自己喜爱的古玩或藏品,是需要有人或有关部门认真考虑的。如果真是有7000万之众的收藏爱好者根本买不到真货,甚至连假货也买不到,那将会使他们多么失望,收藏市场的繁荣将从何而来?在此严酷的条件下,收藏爱好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眼力在市场上比胆识、玩心跳。

  专家对于此现象也是难有破解之法。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曾说,古玩界因为有一个行规,就是历史上传下来的,就是考你眼力的,没有去打假的。但是目前这种情况,感觉不是太合理。应该国家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管它,管理这个市场。

  也有的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制定较为严格的规定,要求出售古玩复制品的单位必须明确告诉购买者产品的复制时间,以供购买者判断商品的价值。同时,在市场内设立专业的鉴定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鉴定服务,也是确保交易真实公平的有效手段。

  有法律专家建议,古玩交易双方在进行大额交易的时候,可以事先到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避免日后出现纠纷。买者如果认为看好的古玩是真的,准备花巨额的资金购买的话,可以慎重一点,不单是签订合同,还设立一个鉴定程序,那么这时候,鉴定结果是真的,你当然可以购买,如果不是真的,你的利益也就不会有损失。

  而就目前一些鱼目混珠的古玩市场,专家也特别提醒收藏爱好者要提高识别能力,或者借助古玩鉴定行家的“眼力”,防止受骗上当。通过收藏古玩不断地积累知识,其实这也正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同时,专家提醒收藏者要以健康的心态进行收藏。“盛世收藏。”收藏热是显示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持目前的状况,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政策,或许是当前民间收藏管理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