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这首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妇女解放诗曾经让郑味洁无数次热血沸腾。“我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感谢这个让妇女真正扬眉吐气的社会。”71岁的郑味洁为何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如此感慨?不懂集邮的她为何收藏有新中国首套妇女节纪念邮票纪21——《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郑味洁的祖籍在河北,由于天灾和战乱,郑味洁的父母来到东北讨生计。母亲在外边给人家打工,主要是做些面食,还会一手针线活,每逢过年帮裁缝店做做新衣,全家的日子饥一顿饱一顿。转眼到了1945年,由于是个女娃,家里又很穷,7岁的郑味洁并没有上学接受教育,而是跟着妈妈打下手干活。“当时从河北过来的女工有3个,东北天气冷,3个人只有一条棉裤,谁有事要出去就穿上,平时都是在厨房里打工,厨房里生火暖和,不用穿棉裤。那时候,穷人家的女性也不允许坐在客厅里吃饭,都是蹲在厨房里吃,厨房就是妈妈和阿姨们挥洒青春的‘牢笼’。妈妈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没有一天可以休息。”郑味洁还记得,有一次,有客人反映面食没有做好,老板给了做面点的5个女工每人10个嘴巴子,还克扣当月全部工钱。“我妈妈的脸都被打青了,肿得老高。那个年代,上哪儿说理去?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动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我妈妈那个年代的人,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参政的权利,也没想过自己有受教育的权利。另外,和现代社会境遇不同的是,妈妈那一代多数女人要缠足。一双小脚的形成,从小就要捆绑束缚,一缠就是好几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人从小就要忍受这种残忍的折磨,身体和心灵受到的是双重迫害。”郑味洁8岁那年,有几个媒人来提亲,其中有个出价最高的“买家”要求郑味洁15岁嫁过去,“买断钱”是3袋小米和一件新棉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同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便有3月8日的“妇女节”,规定当日妇女放假半天。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3月8日的“妇女节”便一直是新中国的法定节日之一。1953年,15岁的郑味洁背上了书包,走进了学堂。通过上学,郑味洁知道了,20世纪的女性投身自我救赎的斗争是那样的艰苦。“以前是愚昧无知,以为女性天生就是低人一等。上了学才知道,早在1903年,由留日女学生组织了第一个妇女爱国团体叫共爱自治会。女性先觉者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和呼吁做‘国民女杰’的诗篇《勉女权》,都论证了女性和男性生而平等,成为当时很多女学生的读物。”也就在1953年,原邮电部发行了新中国首套妇女节纪念邮票纪21——《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她们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切权利。像我一样大的姑娘们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中,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广大妇女扬眉吐气的口号,也成为生活斗争的现实。我的语文老师姓曹,具体名字已经记不清楚了。她上课的时候把这套邮票展示给我们看,她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劳动妇女走进方寸。邮票共两枚,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是正在织布的纺织女工,第二枚是手拿镰刀站在稻田中劳作的妇女。记得曹老师激动地说,如今女性翻身解放了,我们为自己劳动,撑起新中国建设的半边天。”郑味洁是班长,她似懂非懂地听完曹老师的话,大胆地向老师索要了这套邮票,曹老师也慷慨地赠送给了她。
之所以对这套邮票垂青有加,因为郑味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妇女在社会地位上的转变。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代表以新中国主人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妇女在政治上有了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权和管理国家的权利;每个女性都有了接受普遍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地位受到认可;经济上也不再受到不公正待遇,相同工作的工资和男性相同,有了属于自身的专有权和继承权;婚姻方面也不再是牺牲品,不再受到长辈的约束,更不会出现买卖。而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组建的家庭夫妻之间也是平等关系。”郑味洁24岁时通过自由恋爱与现在的丈夫走到一起,如今夫妻快乐地携手47年,相互勉励,互敬互爱。
不是专业搞收藏却珍藏着某种藏品的人有很多,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薛海波认为,郑味洁收藏新中国首套妇女节纪念邮票是一种现象,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很多女性沉睡的意识被唤醒,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到改造社会形态的革命斗争中,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如涌现出来的杨开慧、向警予等女性代表,为了理想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女性也成为无产阶级领导者。通过自身的斗争争取解放、争取独立、争取自由、争取平等权利深入广大女性的心灵,越来越多的工农妇女参加到民族解放和女性解放的潮流中。新中国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在3月8日发行了多套妇女主题邮票。其中包括1964年3月8日发行的由卢天娇设计的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特种邮票一套6枚,主图分别为:拖拉机手、粮食丰收、棉花丰收、果子丰收、学习、女民兵;1973年3月8日发行的由张源、杨白子设计的编63-65《中国妇女》邮票一套3枚,主图分别为:矿山新兵、女委员、海燕;1975年3月8日发行的由万维生设计的T.9《乡村女教师》特种邮票一套4枚,主图分别为:认真看书学习、巡回教学、开门办学、水上小学;1977年3月8日发行的由刘硕仁设计的T.10《女民兵》特种邮票一套3枚,主图分别为:我们都是神枪手、打靶归来、地下长城。1978年3月8日发行的由邹建军的J.27《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纪念邮票一套2枚,主图分别为甘洒热血献青春的杨开慧和向警予烈士。“中国发行邮票已经有140余年历史,从未如此集中和充分地反映各行各业劳动妇女的形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性本身的素质和觉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女性的命运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首次书写出作为整体的女性形象篇章。展望未来,属于女性的天空将更加广阔。而反映妇女解放题材的藏品,就是女性社会地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最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