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的收藏鉴赏和市场表现


91邮票网 2012-05-19 13:47:44 浏览量:339

香炉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稳步攀升的状态,当然香炉的收藏比较宽泛,各种材质之间的价格也有颇大差距。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对清雍正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是 1.1亿。上亿似乎标志着香炉拍卖价格上了一个新的阶梯。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拍卖中的香炉最高价。

  焚香被赋予了很多超出实用范畴的仪式意义,在最初的时候它就被人们神圣化了。在几个世纪的辗转之中焚香所用的器具香炉也随着这种仪式,由遥不可及变成了文人把玩器物。熏香始于公元前三至五世纪的东周战国时期,燃香之具曰熏炉或香炉。西汉在上层社会阶层中流行熏香,当时还用来清洁衣服。《汉官典识》中就有:“汉尚书郎给端正侍女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燻,从入台中,给使护衣服。”

  可执的香炉实物在考古中已有发现,是在炉侧装一个可执的把柄。带有提梁的香炉可携带行走,称为行炉。还有专熏床被的香炉。当然,最普遍的仍是为改善室内空气的盒形、豆形、奁形香炉,特别是下有托盘的博山炉最为华贵。

  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其说是审美的变化不如说是实用要求。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博山炉。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

  苏合香是当时最流行的香料,它是从南亚输入的。南方各地要比中原北方多用熏香,固然有气候的因素,货源充足也是必备条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广州发掘的四百多座汉墓中,有四分之一的墓中出土铜或陶质的香炉。

  烟云袅绕的苏合香,被比作慈悲的佛法,藉宗教的力量将熏香风俗推向社会。不得不说,在香炉发展的过程中,佛教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佛教中,香炉作为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金光明经》卷二于佛前行祈拜供养之时,手擎香炉;后世之柄香炉,即袭此遗风而来在珠林》中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

  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瓷香炉的应用,加速了熏香普及化的过程。瓷香炉虽然很难模仿金属博山炉的华丽纤细的造型,但它产量大,造价低,特别适应宋元以后佛教世俗化的发展,解决了庶民家庭也要烧香礼拜的需求。香料的变化一直都是香炉变化的动力,香料的再次变化也让一度风靡的博山炉渐变渐少,到了宋代博山炉样式只被用来做香炉的盖子。原来一直是在炉中直接焚烧香料本体,熏香普及化以后,则从本体香料改制为合成香料,先将香料研磨成细末,再掺合淀粉和其他有关药物,以炼蜜抟成弹丸或饼子,或用模子脱成花样。还有作成线型香者,多在寺院或祠堂内使用。线型香的使用要求炉口上方要有一定的空间,必须去掉炉盖,炉体随之改为敞口的鬲、盆或鼎形,与祭祀有关的香炉则纳入“五供”的香炉形态,专门焚烧线型香。贵族或士大夫阶层在居室所用的瓷香炉,也用鬲、盆或鼎形,釉以白、青为主,不失淡雅之气。炉内先放用茄子秸烧成的灰,灰中浅埋透烧过的香炭饼,炭饼上放银或玉(云母)质隔火,宋代隔火多用银,称为银叶。叶上置香料饼丸,叶下的热量,使香味舒缓地散发,而无烟气,焚香的技艺达到一个更高境界。

  香炉从汉代的皇室实用到文人把玩,再到元代瓷炉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在器形和釉色上有了逐步的改变。元代瓷炉基本上是保留了宋代瓷炉风格,但在数量和品种上有所增长,以中小型香炉为主,器形以三足圆炉和鬲式炉较为多见;明代则出现了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新的造型,在色彩上,由单色釉变为以青花为主流装饰,青花瓷成为主要工艺;到了清代,则以钵式炉为主。

  虽然香炉的历史久远,但是一直以来,古瓷炉收藏的目标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瓷炉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宋以后,以瓷为材质的瓷香炉逐渐取代了陶制和铜香炉,成为香炉的主流。香炉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稳步攀升的状态,当然香炉的收藏比较宽泛,各种材质之间的价格也有颇大差距。

  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微博)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成交价463万余元人民币。2007年5香港佳士得以3358.0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微博)春季拍卖会上成交。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对清雍正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是 1.1亿。上亿似乎标志着香炉拍卖价格上了一个新的阶梯。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拍卖中的香炉最高价。

  这对香炉的高价与其名门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是十九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特o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l  House)之旧藏。传他购自洛赫爵士,后由其后人庄o莫里森男爵家族收藏至今。十九世纪著名西班牙艺术家普拉西多o苏洛阿加(Placido   Zuloaga 1834-1910)为阿尔弗雷特o莫里森画了一幅人像画,此器其中一对鹤就出现在画中的背景里。香炉的形态为一对鹤作步行状,回首相望。鹤身中空,嵌白色釉,背施一条状蓝釉,以掐丝作羽纹,鹤嘴施墨绿釉,红顶。翅膀可开合,为盖。底座蓝釉錾胎珐琅为石,底绿、白掐丝珐琅饰浪花。此器造型逼真雄伟,纹饰镶嵌精细,以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相结合的工艺,表现出雍正朝艺术品制作严谨、执着和艺术修为。当香炉点起,烟从鹤的口中缓缓飘出,萦萦绕绕,仿如身置仙境一般。传世品中双鹤香炉仅此一对,为孤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