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发行史实
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二、第四支队挺进汕头市区,汕头全境解放。汕头市在刚解放的最初几天里,仍然沿用旧中华邮政的银元基数邮票。1949年11月1日,汕头邮政局军事接管小组成立,同时发布公告,接广东省政府通知,自11月4日起未经加盖的旧政权邮票不能再继续使用,邮政局和私人手上留存的国民党时期发行的各种邮票,必须经邮政局加盖字样后始能通用,否则一律无效。(<图1>) 1949年11月3日,汕头邮局发行加盖邮票3枚,分别用上海大东四版{图1四方连}、五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21/2分、上海大东四版10元广州加盖银元15分(图2四方连)加盖红色楷体“解放暂用”四字。加盖戳是用牛角雕刻的方戳,共刻了四个字模,字体字距均有差异,组合成一个方连进行加盖,每次加盖四枚邮票,由邮局工作人员手工加盖。由于加盖失误,在一个上海大东四版500元全张的右下角方连出现了倒盖。带有正常加盖四方连和倒盖四方连的对倒八方连存世仅知一件(图3)。1949年11月12日,汕头邮局又发行铅字机盖红色“解放暂用”邮票13枚,除上面三种原票外,另再增加华南版基数孙中山像邮票2分、4分、10分、20分(图4四方连),上海大东版飞雁图银元邮票1元、10元(图5四方连),香港亚洲版平信、上海大东版航空、挂号、快递挂号单位邮票等10种原票进行加盖,由汕头同平路公兴印刷厂排版加盖。(<图2>)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已全面崩溃,所发行的货币形同废纸,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民国初年的银元和香港的纸币,甚至还有清末民初的铜元。汕头解放后,南方人民银行发行的南方券也开始流通使用,加上物资匮乏,物价波动较大,造成货币一时难以统一的局面。据资料记载,当时银元1元可兑换人民币2000元,也可兑换港币5元,1元港币又可换20个铜板,1000元人民币相当于南方券4元,南方券1元折港币6角。故而这二组邮票只单纯加盖“解放暂用”字样,并不像一般的加盖改值邮票一样加盖改变币名和面值,在邮局购买邮票即按票面银元原值折算成其它货币,它真实地反映了汕头解放之初的金融经济状况。(<图3>) 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的使用情况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内容。查1949年10月16日开始实行的华中解放区第二号邮资表,平信邮资100元(人民币,下同),印刷品邮资50元,挂号费200元,快递挂号费300元。折合成银元分别为21/2分、5分、10分、15分。据当时在汕头邮局的人员介绍,这二组邮票用得最多的是21/2分、15分和平信单位票,2分、4分票一般用于印刷品和大宗、超重邮件上的畸零配票,因面值较低,几乎都被集邮者购去,实际使用的极少。1元和10元票主要是供侨批局寄往国外的总包使用,10元票售出的62枚中,一半即为侨批局购去。单位票除平信外,据说其它三种皆未经窗口售出,所售之票均系邮人向邮局商购。(<图4>) 1949年11月24日,广东邮政管理局发行的广州解放纪念邮票发到汕头,11月25日,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停止发售,余下未售出之票均上缴销毁,但留在群众手中的邮票仍可继续使用。这二组加盖邮票的发行使用时间很短,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能够留存下来的邮票数量已经不多,如今已成为解放区邮票中的珍贵品种。附表为汕头邮局1950年2月24日给上海《近代邮刊》复函中披露的加盖数量。(<图5>) 票 种 加盖形式 加盖数量 上海大东四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21/2分 手 盖 二万枚 上海大东五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21/2分 手 盖 上海大东四版10元广州加盖银元15分 手 盖 二万枚 上海大东四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21/2分 机 盖 二十六万枚 上海大东五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21/2分 机 盖 上海大东四版500元广州加盖银元15分 机 盖 二万枚 华南版银元基数2分 机 盖 二千枚 华南版银元基数4分 机 盖 三百枚 华南版银元基数10分 机 盖 二万枚 华南版银元基数20分 机 盖 二万枚 香港亚洲版平信单位 机 盖 二十六万枚 上海大东版挂号单位 机 盖 一万枚 上海大东版航空单位 机 盖 一万枚 上海大东版快递挂号单位 机 盖 一万枚 上海大东版飞雁图银元1元 机 盖 五千枚 上海大东版飞雁图银元10元 机 盖 五千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