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于2011年4月1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1套4枚。此次出现在邮票上的都是千古传颂的名家法帖,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初月帖》、怀素的《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除《平复帖》是章草作品,其余都是今草作品。
说起草书,人们经常会认为凡是书写潦草的都叫草书,这话固然不错,但草书是有书写规律的,换句话说,草书的书写是要遵循草书符号来书写,因为草书的每笔每画都要到位,稍有偏差,就写成另外一个字了。俗话讲“草书离了格,神仙也不识”,这个“格”就是在书写上的一个基本法则,既要有准确性,又要具备普遍性,绝不能逾越乱来。
在中国书法中,草书是比较恣意的一种书体,既有它的实用性,又有它的艺术意义。这种书体从它的形成之初就具有实用性,并使之成为社会承认的一种书体,一种代表着一个书写范畴中较高的层次,还是一个令人羡艳追求的高度。在草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这种书体繁简变化极大,可塑性极强,正是由于对这种书体不断的艺术加工,并将书法家个人的才华、修养、性情、品格、学识、阅历都灌注在了毫端,从书法作品中体现了出来,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章法相异、意趣不同传世作品,形成了与其他字体并列但又有别于别种书体的一种字体。
作为草书,无论是从时代特征还是形体特征,都分作两类,一是章草,一是今草。今草是相对章草而言,章草是隶书草化的一种书体,但草化不是追求书写上的快捷,而是在变化中求得灵动的美。今草是楷书的草化,楷书是由隶书发展而来,所以在今草无论是渊源还是草化规律,都与章草有着紧密的联系,否则,草法就无来绪,不知笔画如何省减,萦绕、使转、连带的关系,也就很难理解和欣赏草书。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在查《草书字典》的时候,就会发现,今天我们是用的所有简化字,在草书中很早就存在了。
章草起于西汉,今草起于张芝,在书法界已经认可。历朝历代,涌现出许多草书大家,写章草的汉代有史游、杜度、崔寔、张芝、蔡琰,三国有皇象,晋有索靖、陆机、王羲之,到元朝有赵孟頫,明朝有宋克、王铎,清代有朱耷、近代有王蘧常,晋以后章草便不多见,与隶书急转北魏正书,草书直承今草有关。写今草的汉代的张芝、晋代的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南北朝时期的沈约、智永,唐代的陆柬之、孙过庭、李怀琳、贺知章、张旭、怀素,五代时期的杨凝式,宋代的苏舜钦、苏洵、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佶、元代的姚燧、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夔夔、吴镇、陆居士,明代有宋克、乔一琦、解缙、张弼、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文彭、徐渭、屠隆、邢侗、詹景凤、张瑞图、王铎、傅山,清代的朱耷、何焯、黄慎、张照、蒲华、高邕等。这些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作品,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如今能登上国家名片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平复帖》是当今学书者临习章草的法帖之一,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内容是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张伯驹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初月帖》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是其49岁以后的作品。通篇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与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也是王羲之书风转变之后的代表作。此帖现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自叙帖》共126行,698字,被誉为中华第一草书,也是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之一。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自叙帖》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40行188字,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通篇笔法奔放不羁,如惊电激雷,倏忽万里,而又不离规矩。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整体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急风骤雨,所以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张旭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古诗四帖》现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随着草书邮票的发行,中国书法中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悉数亮相,美中不足的,无论是那种书体的邮票,枚数有点少,不足以展示中国文字在书写上的美,许多传世的书法作品不足以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中国文字演变、书体恣意变化历经了几千年,成就了今天中国的汉字文化,期待着宁有更多的传世书法作品登上国家的名片。作者:杨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