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邮是指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非法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正如当时把帝国主义派遣来我国一机关的代理人称为“客卿”一样,这些邮政机构就习惯称“客邮”。例如,日本在1876年4月15日,首先在上海设置邮政局,它发售的邮票,在原日本邮票的下部,分别用红黑两色加印隶书“支那”两字。这种邮票,人们称它是“客邮邮票”。
“客邮”是随着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侵入中国的。英国资本家自向中国走私鸦片开始,就在其趸船上挂起信箱,以备来华英商通信之用,这是侵略者侵犯中国邮政的前奏。1834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无视中国主权,在其广州城外驻所开创“英国邮局”,直属伦敦英国邮政总局,为贩卖鸦片的快艇传递信息,这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客邮”,但没有遭到清政府应有的干涉。
最早的客邮
鸦片战争后,西方海盗变本加厉向中国倾销鸦片,因而对邮件信息的争夺更加激烈。为此,1842年4月15日,在香港主权还属于中国的时候,英国侵略军头子璞鼎查就以“香港英国总督”名义发出通告:开办“香港英国邮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便以香港为基地,五口为前哨,在中国领土上任意开办英国邮局。五口开放后,英国政府即决定以派驻各通商口岸的英国领事为英国邮局代理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由伦敦英国邮政总局直接领导。
客邮在中国泛滥
英国之所以把邮局设在领事馆内,是以外交文书可由专差递送的国际惯例,来为其侵略中国邮政作掩护的。但昏庸腐败的清政府对此不仅毫无异议。反而在后来的《天津条约》中允许列强的外交文书“由沿海无论何处皆可送交”。此后,法、美、日、德、俄等国列强竞相借口“利益均沾”,先后于1861年、1867年、1876年、1886年、1897年,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邮局。随着帝国主义瓜分、掠夺中国的加紧,他们在中国境内开办的“客邮”日益泛滥。据不完全统计,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这类“客邮局”、野战邮局、代办所共达344处,其中以日本和俄国的数量最多,分别是140处和119处。它们不仅设在中国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还推进到内地及边疆如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等地。
这些“客邮”局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又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工具。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行使他们本国的邮政章程,不仅收寄国际邮件,而且还收寄中国国内互寄邮件,并在收寄的邮件上贴用外国邮票,盖用他们本国文字所写的中国地名邮戳,按照他们的“国内邮资”收寄“国际邮件”。更有甚者,他们还疯狂排挤和压制中国原有的邮政,并从事毒品贩卖和贵重物资走私等罪恶活动。
客邮的消亡
“客邮”的入侵及泛滥,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五四爱国运动更促进了我国撤销外国在华“客邮”斗争的发展。1920年10月,我国政府全权代表刘符诚在第七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上,提出撤销“客邮”的要求。1921年,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美、英、法、日四国,要求撤销在华“客邮”,同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中国代表施肇基宣读了中国要求撤销“客邮”的宣言,声明外国在华设置“客邮”是非法的。
由于中国人民多年的英勇反抗,加上帝国主义各国在华矛盾的加剧,1922年2月1日的太平洋会议终于通过了撤销外国在华“客邮”的议案,限期在1923年1月l日前撤完。此后,各国在华“客邮”局,除日本在旅大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和英国在西藏的邮局外,均在1922年底撤完。日本在上述地区的邮局作为悬案,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彻底解决。而英国在西藏的邮政局、电信局,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才由印度政府交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