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色样张
“叠色样张”是一枚由黄、黄加红、黄加红加蓝、成品四图横置的小版,前三图分别有与面值字号差不多大小的Y、 Y+M 、 Y+M+C 英文字样和竖行小汉字,成品图马身上有红色“样票”二字。顾名思义,邮票就是按这四图的次序叠加而成,但仔细观察发现仅此四色是绝对印不出这枚邮票来的,至少还需增加金色(部分票名、徽记和线条)和淡紫灰(右下角底色)两色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前三图是依次叠加,而第四图叠加黑色后又加了两色,因此这是一枚不能完整表述印刷流程和邮票色彩的“叠色样张”;此外,从马身上红色“样票”二字来看,前三图和第四图也不能合为一体,“样票”二字的红色不是后来印上去的,是直接在印版上镂空露出的红色,但红色版上此处并未加深,蓝色版上也无镂空的痕迹,那么第四图上出现红色的“样票”二字就颇显突然了。而且硕大的红字印在马肚子上,既遮住了青铜器美丽的肌理,也使“叠色”前后无法衔接,弄巧成拙。因此“叠色样张”还是一枚无法“叠色”的样张。其实“样票”二字可有可无,或用黑色印刷,字体细些,字号小些;或放在邮票空白处;或80分处用横线划销;都能解决无法“叠色”的敝端。或者干脆什么也别动,让它以邮票的原样留着,小全张票边上明明白白写着叠色样张的字样,十元一枚的样张,谁愿意作 80 分来用?
纵观所谓的“叠色样张”,从印刷的角度看,前三枚叠色和后一枚样票毫无关联,是既不完全叠色,又非正宗样票的奇怪的混合体,说它非“正宗样票”,是因为马肚子“开天窗”,成了一种新的版式,与正式邮票有较大距离。
2002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一枚编号为 ZYH-17 、名为“邮票印制工艺小全张”的纪念张,影写版,有齿孔,北京邮票厂印制,与印制“叠色样张”同一工艺,同一厂家。“小全张”是一只粉彩花瓶图案印制的全过程,由八图组成,上四图是黑(K)、蓝(C)、品红(M)、黄(Y)四种分色印版的展示,下四图是叠色过程,除上四图加了说明颜色的黑色英文字母外,无任何添枝加叶的东西,但印制流程清晰可信,远非“叠色样张”可比。
“叠色样张”是我国正式发行的第一枚邮票“样张”,龙头效应肯定是有的,虽然有不少遗憾,但必竟僧多粥少,市价从一百八十多,下到七、八十元,近来又涨至一百一十多就是明证。。拙以为以此为契机,开发我国邮票样票市场,(当然,还需完善样票设计、发行,使之成为真正的样票,)既能满足集邮者的心理需求,也不失为一种经营创收之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