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31日发行的纪109《遵义会议三十周年》—套3枚,由刘硕仁设计,印量各1000万枚。这套邮票的设计、发行可谓故事多多,在记述200余套邮票设计发行经过的《中国邮票史》第7卷中,用了4页的篇幅来介绍这套邮票的第1枚“决战前夕”和第2枚“毛主席像”的设计发行经过,对第3枚“娄山关大捷”仅登出邮票图样,却没有一个文字介绍,这在仅468页正文的《中国邮票史》第7卷中是不多见的。
纪109的设计始于1964年的下半年,选择了油画《踏遍青山人未老》(第7卷未透露作者是谁,画家靳尚谊曾画过一幅同名油画),郑景康1964年拍的一幅毛主席正面像和彭彬的油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步从头越》作为邮票的画面,其中油画的名称是选自毛主席的诗词。油画是公开发表过的,因此初审顺利通过。邮票发行局准备拍摄原画,派人去中国美术家协会要求对拍摄工作给予协助时,被告知由于作者的家庭出身问题,《踏遍青山人未老》已被内定为控制发表的作品,经向中宣部请示后,换高虹的《决战前夕》油画,实际这幅油画是反映三打战役前夕,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运筹帷幄时的形象,并非反映长征时期的油画。自此在邮票的设计工作中又增加了对邮票原图作者进行审查的内容。
这套邮票到印制时又碰到问题,第2枚“毛主席像”邮票1965年1月28日开始印制,由于套印不准,合格率只有15%左右,经几次修版,也仅达50%。为确保交票日期,北京邮票厂选出10种不同程度套印不准的邮票俸为合格标准供检票员参照。因事关领袖形象,对降低标准厂方不敢擅自作主,1月30日邮电部工业局、邮政总局的主管领导与厂方专门就第二图的检票标准开会研究,两局领导了解情况后,认为总体质量是好的,决定不再改版,同意了厂方提出的检票标准,并安慰技术员不要紧张。由于印制过程中的问题,延误了交票日期,在1月29日邮电部下发的(65)邮票字3号《关于发行“遵义会议三十周年”纪念邮票的通知》里指出“开始只能印出少数,发给部分省、市局,待大批印出后,始可充分配发。”并要求日戳时按“不可以将日戳盖在面貌上”的规定严格执行。因此1月31日邮票发行时,仅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地出售,其余各地从2月初陆续发售。
邮票发行后即有各地群众给邮政部门去信和打电话,对印发毛泽东像邮票提出措词激烈的批评,有个别来信还要追查设计、发行主席像邮票的政治责任。邮电部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后,在2月11日向中宣部提出的请示中,提出“这套邮票(包括主席像)仍按原计划印发不变。”认为“这套邮票已正式公布发行,且已发售百万枚,对国外不仅已报道,邮票且已有外出,如停止印发,势必引起外界更多猜测,对工作更加不利。”2月18目邮电部党委在下发给各邮电管理局局长的(65)邮电党字10号通知中再次强调“应把对这套邮票的盖戳问题,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对待,必须保征做好,以免造成不良影响。”2月20曰收到中宣部“同意邮票按原计划发行”的宣发(65)045号正式回函。邮政总局及邮票发行局分别油印了解释性复函,对群众来信一一回复。各地邮局为确保不出差错,在盖戳问题上又制定了更详细的规定。
油画名称改为“娄山关大捷”的第3枚邮票在"9·13”事件后,又发生被“停止出售”和“停止使用”的事情。至于此枚邮票被禁的详细原因和经过,到目前笔者也未查到相关的资料,为什么和怎么就把毛泽东左侧的人认定为林彪,3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中国邮票史》仅在第8卷的附录中透露了邮票上“有林彪画像”,1份是邮电部1975年8月12日(1975)邮字497号通知。在禁止使用印有林彪画像和文字邮票清单里,该枚邮票被列在第一的位置。另1份文件是邮电部1978年10月6日(1978)邮字826号《关于出售建国以来发行的邮票问题的通知》,该枚邮票被列入“暂停出售邮票清单”和“停止使用邮票清单”中。集邮界也一直或把这枚邮票作为有“政治问题”对待,或像《中国邮票史》那样避而不谈。
最近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热潮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油画的重新出现,似乎预示着发生在“娄山关大捷”邮票上的故事还未结束,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新华网”和国务院新闻办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的“中国网”都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油画作为“长征”专题网页的标题图,“新华网”还把此油画安排在部分文章的结尾处。如果不认为油画里画的是林彪,那么“娄山关大捷”邮票的“暂停出售”、“停止使用”的结论没有继续的理由,第7卷中关于纪109的邮票史也将改写。来源:中国集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