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我的集邮观
集邮的本义是兴趣、快乐
我们提倡快乐集邮,这不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口号。集邮是什么?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话来说集邮就是收集邮票。自邮票诞生之初,人们为兴趣而收集邮票,并且形成一种时髦的收藏活动。人们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增加见识,得到快乐,或者讲在集邮过程中获得一种文化的愉悦。这就是集邮的本义。
当今一提到集邮,人们首先就会想起XX邮票原来值多少钱,现在已暴涨了多少钱。每每见到一件邮品,首先是问是否会增值,能增值多少?把集邮等同炒股票。这其实是对集邮的曲解或不认识。最起码是背离了集邮的本来意义。其实了解集邮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事实,邮票是通信领域里的邮资凭证,是寄信人预先购买邮局劳务的一种凭证。只是邮票一但进入收藏市场,它就是一件收藏品,就会受到收藏市场规律的调节。因此它可以是溅价,也可以是天价。如果是罕品珍品,其市场价格大得惊人!但不是所有邮品都是珍稀品种,不是所有邮品都会增值。人们对集邮的模糊认识还反映在对邮品的不认识,对待邮品只用简单的市场方式来衡量而不了解邮品的本来面目。在如何理解邮集与邮册之分更是不知所以。我们要明白邮集是集邮者进行收藏活动的成果;而邮册只是邮商进行商业活动的产品。邮集是集邮者成年累月一点一滴地把自己收藏的集邮素材累积而成!还要加上他进行合符逻辑的按一定模式编排而成的作品。真正的集邮者为构思他们的邮集而乐此不彼。
本人自小喜欢集邮,对集邮的理解是兴趣、快乐、长见识。我集邮40多年,至今未在邮票里挣过银子,甚至未想过要在邮票里挣银子。反倒是为集邮这一爱好而花掉不少银子。但我庆幸的是我能克制,长期以来我能在满足基本生活要求这一前提下把余钱来购买邮票,早年我更加利用兼职所挣的钱来购买邮票。我把集邮当作乐事,把购买邮品当作花钱消费,这有如人们花钱去看电影,去卡拉OK消费是同一道理,都是一种花钱的事情。但花钱集邮更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当然,一但收藏多年的邮品在若干时候升值不少,我也仅仅认为是上天对我坚持集邮的奖赏,是努力集邮的一种回报,是值得高兴的乐事。
我支持年轻一代工薪阶层的集邮朋友用以邮养邮的方式去获取其合理钱财进行集邮活动。因为集邮毕竟是要花钱的事儿,但以邮养邮一定要在合符社会公共道德这个前提下进行。在以邮养邮的过程更要有清醒的头脑,要加强文化知识和集邮知识的学习,要加强集邮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学会辨别真假邮票或珍稀邮品。更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心态。年轻的集邮朋友要坚持工作第一,不能因沉迷集邮而荒弃工作,集邮只是一种玩儿。坚持业余、兴趣、快乐这么一种态度来集邮,才是正确的集邮之道。
文化与集邮的关系
集邮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展览邮集,即以邮票、邮戳、实寄封、明信片等集邮素材通过有机组合,编组成一部合符逻辑的邮政“故事”或某一专题“故事”。这种编组邮集过程就是集邮者利用其自身的文化知识进行创作。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如果把邮集比喻成文学作品,那么每一单件邮品就有如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单词或单句。因此邮集本身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原来所具有的信息,它已嬗变成深具历史与人文价值的作品。我罗嗦了以上几句是想表述集邮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这点其实早已被实践证明,无须再多花笔墨。如果把文化与集邮比喻成泉与流的关系,则文化是泉,集邮是流。文化是集邮的源泉;但集邮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因为集邮与文化密不可分,成功邮集的精髓靠的是文化知识的支持。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高低,左右其邮集水平的高低。因此扎实学好文化知识是提高集邮水平的重要保证。道理很简单,这正如一个厨师和一个家庭妇女用同一种材料做同一菜式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我很留意当今国内外的高奖邮集,这些邮集除拥有众多珍贵邮品之外,无一不在邮集里闪耀着文化的光芒;无一不在其研究的课题内闪耀出作者渊博的文化知识。可以讲一部成功的邮集所体现的是文化的结果而不是藏品炫耀。很难想象没有文化内涵的邮集能获取高奖。
文化知识对集邮的重要性我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来谈谈,本人的《中国清代邮驿》这部邮集在世界大展中能获取好成绩,首先得益于我对清代历史文化尤其是邮驿史的学习和研究。20多年来收集整理清代邮驿史料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学习研究清代历史文化的过程。实际是加强自我文化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不喜欢清代历史,就不会钟情于清代邮史品,更不会去编组邮集。如果我对清代历史及其社会文化形态无认识;对清代文书撰写制度、用印制度、批准文书成立的划行制度无认识,总的来讲对清代典章制度无认识就无法更好地诠释我的邮集,我的邮集因此而失色,很难想象会获好成绩。因此邮集能获高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你对文化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
文化在邮集里的重要性有如它的灵魂。一部成功的邮集无处不是对文化的诠释。作者:周林(注:周林先生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深圳市集邮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