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 钟情守望二十年
集邮对于集邮者来说是一种爱好。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份工作,有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爱好,整天就是围着集邮转。正是集邮工作,给了我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正是集邮工作,给了我结识集邮者的机会,正是集邮工作,给了我开阔眼界的平台,正是集邮工作,给了我接近集邮媒体的缘分,正是集邮工作,给了我拿起笔记录集邮的冲动。于是就有了从《中国集邮报》读者向作者的转变。屈指算来,认识《中国集邮报》整整20年了。
20年前的一次邂逅,让我成为了《中国集邮报的》的忠实读者,这读者一当就是10年,但从来没有敢想着给《中国集邮报》投稿,总觉得自己集邮水平有限,但那时没少从《中国集邮报》上“偷”学本事,集邮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省邮协老秘书长冯庆斌老师的鼓励下,壮着胆子,给《中国集邮报》投了一篇稿件,没想到经过日升老师的润色竟然发表,自此我也进入了《中国集邮报》作者的行列,每年都有多篇文章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这一坚持又过了10年。同样是在10年前,《中国集邮报》组建读者之家,我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读者联谊会,收到了《中国集邮报》的第一枚“马踏飞燕”明信片报,拥有了003163的会员编号,此后每年的3月,就开始盼着这枚小小的“马踏飞燕”。于是就有了第2枚、第3枚、第4枚……一直到今天的第10枚,将这十枚“马踏飞燕”摆放在一起,从“癸未”到“壬辰”,无论这枚明信片怎样变换图案,附联上“中国集邮报”这5个字不会变,为会员送上的“吉祥”不会变,我的会员编号003163不会变。
通过集邮活动经常能见到蔡主编和王宏伟老师,多数编辑老师未曾谋面,但在报纸上早已熟识了。总想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中国集邮报》社,去见一见那几位早已如雷贯耳却始终未曾见过的编辑老师们。这个愿望终于在2011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得以实现,当我跟随文献集邮研究会进京交流访问团第一次走进《中国集邮报》编辑部的时候,就想像进自己的家一样,没有一点生疏的感觉,见到了张欢雪、小鲁、王爽、诸强这几位没有见过面的编辑老师,也见到了蔡旸、王宏伟、黄玉魁这几位常见面的编辑老师,现在想起来,就像是昨天更刚发生过的事情,这就是与《中国集邮报》的缘分吧。
20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也得到了很多,虽然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步入了中年时光,但集邮的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增长,离不开《中国集邮报》的点拨。喜欢不需要理由,喜欢集邮不需要理由,喜欢《中国集邮报》更不需要理由。我会继续守望者与《中国集邮报》的这个缘分,永远是她的忠实读者。
今天收到了来自《中国集邮报》黄玉魁、王宏伟、王爽三位编辑老师寄来的“庆祝《中国集邮报》创刊20周年”纪念封,一枚小小的纪念封上,折射出《中国集邮报》20年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感谢《中国集邮报》,感谢《中国集邮报》的编辑老师们。作者:闻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