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份额买卖疯狂难再现 须把握市场调整机会
自去年底开始,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业内简称“38号文”),饱受争议的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从此进入了“整顿倒计时”阶段,今年6月30日则是这场针对已经泛滥成灾的文交所整顿的最后期限,很多人也将这一天看做文交所的大限之日。
2011年1月26日,这是艺术品投资界堪称传奇的一天。这一天,天津文交所推出了份额化的首批交易产品——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画作《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啸万里触龙门》和《燕塞秋》。9时30分,刚一开盘,两只艺术品份额就从开盘价1.2元直接冲到涨停价2.16元,在之后的交易过程中几度停盘,首日换手率高达72.5%。
最终,这两幅估值分别为600万元和500万元的画作,在上市首日的成交额达到了730万元和680万元。上市后的30个交易日内,画作《黄河咆啸》的份额价格上涨到17元以上,涨幅超过1600%,这个原本估值为600万元的画作,此时已经身家近亿元。
天津文交所的传奇再度引发了全国艺术品投资的热情,深圳、湖南等12家文交所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份额化交易”模式。
但疯狂之后,却是风云突变。自从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模式创建之后,不少专家提出,该模式将艺术品彻底证券化、金融化,需要由证监会或国家相关证券交易监督部门进行统一规范、管理,防止游资恶意炒作。
据悉,目前,深圳、湖南、南京等8家曾经进行过份额化交易的文交所办理了产品退市,并通过各种方式退还投资者的申购款项。郑州文交所针对“38号文”中提出的五不准,进行了一一对应的改革,如“38号文”提出“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郑州文交所将其艺术品共有权益进行不等额拆分;针对“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郑州文交所取消做市商机制;针对“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郑州文交所即改T+1交易模式为T+5模式。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文交所,如天津文交所、山东泰山文交所、昆明元盛文交所等采取了按兵不动的行为,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再进行相应调整。
而对于近日再次出台的“37号文件”,可以认为是在去年38号文件的基础上对文交所的一记更重的闷棍:去年是强调文交所要搞清楚范围,现在是在前一个文件的基础上,让文交所退赔处理以后,对文交所的数量规模进行压缩,加强治理文交所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
份额化”几乎成为文交所留给这个时代的唯一印象,以至于在份额化的尝试宣告失败之后,许多人直觉上认为文交所已经走到了尽头,甚至不值得再提。事实上,不仅是公众难以跳出“艺术品份额化”的误区,甚至很多业内人士对“文交所”这一制度设计的理解也存在盲点,迟迟难以进行有效的创新。
因此,不少业界专家认为,进一步理清文交所在整个文化经济战略中的基本定位、职责以及运行模式;集思广益,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机制包括文化产品的交易机制,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者批判。
而据文化部近日发布的《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年增长率达24%,位列世界第一。即便是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依然难改艺术品作为房地产、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方向。
实际上,对于文交所及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相关部门并没有最终定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原副司长李小磊曾表示,国家出台相关文件,旨在规范艺术品市场,使其更好地繁荣发展,并不是反对艺术品份额化,实际反对的只是证券化这种形式,反对的是艺术品投机行为和一切破坏文化市场正常发展的行为。
标签:份额 机会 买卖疯狂 难再现 深圳特区报 艺术品 艺术品份额买卖疯狂难再现 须把握市场调整机会
上一篇:翡翠热潮已过 如今疲态尽显
下一篇:今年红木家具跌幅达50% 市场吹来“冷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