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2日发行的《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4枚邮票图案分别表现了孙中山故居、中山陵、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大学怀士堂,其中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都与一个流星般炫目而短暂的人物紧密相联,他就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吕彦直,山东东平县人,1894年7月28日出生于天津。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侨居法国巴黎。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1913年考取庚子赔款公派赴美国留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1921年回国,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彦记建筑事务所。
1925年5月13日,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孙中山先生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要求:“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者。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亦可。”这一陵墓建筑要求,无疑触动了吕彦直的设计灵感,激活了他那蓄积已久的学识和智慧。为了充分掌握陵墓设计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多次带着墓址地图到南京东郊,登上紫金山,反复踏勘墓址地形。艰苦的实地勘察,为他充分地利用地形地貌,设计出一个最能体现孙中山先生精神风貌的陵墓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1925年9月15日,葬事筹委会共收到海内外应征图案40余份。全部应征图案公开展出5天,每天参观者达10—00多人,一时轰动上海滩。同年9月20日,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等四人组成的评判颐问经过反复比较,并经全体葬事筹委会和孙中山家属的表决,一致认为吕彦直方案“简朴坚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选定他的警钟形中山陵方案为一等奖,并聘请他为中山陵的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
吕彦直巧妙地应用了紫金山南坡由低渐高的地形,在同一中轴线上安排了陵前广场、博爱坊、登山墓道、碑亭、祭堂和墓室。从陵门到墓室、层层向上推进,有效地烘托出陵寝的宏伟气势,构成整个陵区庄严肃穆的氛围。其建筑形式则采用中国式而且加以创新,如祭堂采取中国古建筑的重檐歇山式但四角筑以堡垒式方屋,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所没有的。此外,中国古代陵墓墓室多在地下,而中山陵的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游人可由祭堂人墓室瞻仰。
1926年工程启动后,吕彦直不顾个人安危,时常奔波于沪宁之间,并长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他选料、监工一丝不苟,并坚持技术环节必须由他亲自裁决,连选用的建筑材料,还要选送样品,经试验超过当时的美国标准,他才签字准用,否则定要返工。
中山陵尚在施工中,1927年,由吕彦直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又在28份中外建筑师应征设计方案中一逾群雄,再度夺魁,蜚声海内外。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全部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高49米,是广州近代著名的建筑杰作。堂内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4700多个。设计者用四根大柱子(柱子位于四周的墙壁中),支撑着四个大跨度的钢桁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子。
然而,到1929年,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因患肺癌和肠癌,就在自己呕心沥血的中山陵主体工程——墓室和祭堂即将完工之际,便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不幸逝世,年仅35岁,终生未婚。剩余工程由他的挚友、彦记建筑师李锦沛、黄檀甫在1929年春主持完成。同年6月1曰孙中山遗体安葬于此。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
虽然吕彦直没有能亲自看见他设计的中山陵最后完工,没有能目睹孙中山安葬的情况,也未曾看到中山纪念堂的落成,这对于他的确是终身遗憾,但是,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中国建筑的史册上。为了表彰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民国政府颁发褒奖令并为他立碑纪念。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视为“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毛泽东主席曾于1958年来到中山纪念堂,他仔细端详纪念堂的每一处地方,不断地点头赞许,说中山纪念堂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而今,吕彦直的名字已收入了《辞海》中,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位给后人留下宝贵建筑文化遗产的杰出建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