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的鉴别


91邮票网 2012-08-06 17:26:26 浏览量:348

 根据一些鉴定专家长期实践的经验,评价砚台的优劣,一般从"质、工、铭、饰"四个方面着眼。辨别砚台的真伪,基本方法可归纳为四个字,即观、摸、敲、掂。以下分别述之。

   1.品评砚台优劣

   (1)质指砚材的质地和天然纹理色彩。砚材的质地有许多,不论何种质材,均以质地细腻、坚实、不吸水、易发墨、不伤毫、天然纹理美观者为佳。符合或接近这些标准的当属优质。在这类砚台中,首推端、歙、澄泥、洮河四大名砚,其中又以端、歙为最好。

  (2)工即指砚台的制作和装饰工艺水平。砚的艺术价值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艺水平,砚台的造型是否高雅新颖,图案纹饰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等等,都是通过工艺体现出来的。就石质砚台而言,"工"反映在其雕球工艺上。

  (3)铭即镌刻在砚上的文字,它是文学、书法与砚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艺术点缀的砚铭,它兴于宋代,盛于明清时代,在雕刻技艺上吸收了明清篆刻艺术布局的章法和刀法技巧,融文学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有铭之砚的身价一般都明显高于无铭之砚。

  〔4〕饰这里的饰指砚的附带装饰,如砚匣、锦套等。这些东西不光对砚起装饰和养护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价值。高档的砚匣、锦套等不仅质料珍贵,而且制作工艺考究,也是上品位的工艺品,对砚的身价起衬托作用。

   2.砚台真伪的辨别

  (1)观即察看砚的外观和造型。外观包括质、工、铭、饰以及品相等。凡经过修补的砚,修补之处的颜色总有差别,有时把砚台清洗一下,就能看清砚石的伤斑和修理过的痕迹。砚的不同造型有助于断代,如足支形砚流行于盛唐以前(这可能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有关,晚唐开始出现高腿书案,砚台就不必有足支撑了)。汉代主要流行三足形砚,圈足形砚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箕形砚出现并流行于唐代,抄手砚始于五代十国,流行于宋代,暖砚盛行于明清时期。

   砚台雕工如何也是断代的重要依据。如端砚,初唐时以实用为主,砚面无任何图案纹饰雕琛;中唐开始,端砚的砚池头出现简单的线条或图紋雕刻;宋代的端砚其装饰的主体部位一般采用深刀雕刻适当穿插浅刀的技法,对比强烈、重点突出;明代的端砚精雕细刻,构图饱满,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较浓;清代端砚更重雕工,雕琛更趋向艺术化。又如歙砚的雕琢,宋代已达到相当的工艺水平。元明两代的雕工基本上延续宋代的风格。明末清初,歙砚的雕工达到更高的水平,所琛瓜果、殿阁、人物、鱼龙等,无不精美绝伦,砚雕成为当时名声遐迩的整个徽派雕刻艺术(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摸即用手摸砚台,感觉是否润滑、细嫩、冰凉,凭手感可知砚台的质地。

   (3)敲即以手指轻叩砚台,闻其声,辨其质,可知其石质的嫩与老。

   (4)掂即用手掂砚的分量。同等大小的砚石,重者为佳,轻者则差。质地致密,分量则重,结构粗松,分量则轻。此法对歙砚的检验尤为适用。

 



  标签:砚  砚的鉴别  

  上一篇:邮票收藏的九个禁忌
  下一篇:邮票的品相鉴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