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毛泽东郭沫若争画逸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齐纯芝,出身贫寒,做过农活,雕过花木,后结识胡沁园,被收为门生,并起名为石山人。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做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全才,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
■齐白石爱画花鸟鱼虫
1919年,齐白石为避战祸定居北京,开始与陈师曾交往,受益匪浅。陈师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巨匠之一,在人物、山水、花鸟画诸方面均深有造诣。陈师曾建议齐白石以“雄健烂漫”来改变其“冷逸”画风。在后来的10年间,齐白石潜心苦修,作画万余幅,刻印三千多枚。齐白石由此从一位乡间艺匠变成一个蜚声艺坛的全能画家。齐白石后来曾题诗曰,“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心自明”。
齐白石的突出作品是《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其中画有蝴蝶、飞蛾、苍蝇、螳螂、蜻蜓、蚂蚱、蝼蛄、黄蜂、蜜蜂、蝉和纺织娘。每只草虫的身体细节,翅膀肌肉的软硬度、质感、透明度,都表现得清晰自然,腿部的表现尤见功夫,形神兼备而趣味盎然。这些题材以往的画家不屑一顾,但在齐白石的画中却显得生机盎然,真实有趣。
特别是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李苦禅曾言,“白石翁画虾,乃河虾与对虾二者惬意的‘合象’”。叶浅予也曾评论说,“齐白石先生用的是极简练的笔墨,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
齐白石在绘画题材上的大胆突破,不但没有降低其艺术成就,反而使其全能画家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其水墨技法,更是为今天不少画家所尊崇。
■齐白石的平民情结
齐白石出身贫寒,干过农活,学过木匠,还做过雕花木工。他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却一直没有摆脱其平民画家的本色。他在最初学画时,曾画了两幅画,一幅是《耕牛图》,意思是像牛一样老老实实耕读在砚池里;另一幅是《兰竹园》,兰气飘溢,意思是虚心学习永不骄傲。他将这两幅画挂在室内,并写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甑屋”两个大字,意思是有了这两条,我心里就踏实了。
齐白石作画不求表现大山巨川的壮观景色,而求捕捉花草鸟虫的细微表现。他倾情于为万虫写照,开“红花墨叶画派”的先河,以画瓜果、菜蔬、花草、鸟虫、鱼虾为绝,追求浑然天成、宏阔自然的意境。在这当中,齐白石充分表现了其平民情结,它突出表现为——关注大自然中花、鸟、虫、鱼的习性,潜心揣摩其精神,并尽力在构图用笔中不落窠臼,不求华丽,以令人在其欣赏中充分领悟“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卑微中包含着高贵”的道理。
换言之,齐白石的艺术信念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由此,他笔下的花鸟虫鱼既极“似”,又“不似”,不似是“神似”。一群小虾,一只小鸟,在他的笔下却显得十分的活泼可爱,也十分的“雄健烂漫”,使人看了印象深刻,浮想联翩。这背后的心理信念是——我自平民来,当绘平民画,丹青本无法,万物在我心。
可以说,正是因为齐白石出身平民,干过农活,做过木匠,所以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带有平民的视野。他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情,在绘画中尽力表现泥土的芬芳,达到了写生与写意的和谐,工笔与意笔的统一,为现代中国画创造出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也把中国山水画简约清新的风格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齐白石与毛泽东、郭沫若“争画”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为表达敬意,齐白石用名贵的寿山石为毛泽东镌刻了“润之”朱文印和“毛泽东”白文印各一方。毛泽东收到印章,深为喜爱之余,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就让秘书田家英将画裱好,保存起来。
一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齐白石,并请郭沫若作陪。酒间,毛泽东向齐白石敬酒,感谢他赠送印章和国画。齐白石一怔,问毛泽东:“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让田家英把画拿来,见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有一群毛茸茸的小鸟,树下有一头憨厚的老牛,颇有意境。
这本是齐白石练笔的“废品”,没想到在毛泽东这里成了一件珍品。齐白石忙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废作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画。”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毛泽东回答。齐白石坚持说:“主席再不允许,我可要抢了!”不料郭沫若走过来,用身体挡住画说:“这件墨宝是送给郭沫若的,要想带走,应当问我!”
“这不,画上标着我的名字嘛!”郭沫若解释说。齐白石看看画,画上没有一个字。摇摇头,猜不透其中的含义。郭沫若笑了起来,指着画说:“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五只。”
“树上五只鸟,这不是我的名字吗?”郭沫若把“上五”两个字的语气说得很重。齐白石听罢笑了起来:“噢,郭先生的大号正是‘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快快与我松手,没看见画上也标有本人的名字吗?”毛泽东则说。
“您的名字?”郭沫若和齐白石都愣了。
看着两个人发愣的样子,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怡然自得地说:“请问,白石老人画的是什么树?”
“李子树。”
“画得茂盛吗?”
“茂盛。”
“李子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的名字吗?”
“李得盛”与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的化名“李得胜”同音,所以毛泽东说此画是赠给他的。齐白石乐了:“如此说来,拙画还真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两位在卷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二人欣然应允,毛泽东挥笔题书“丹青意造本无法”,郭沫若接对“画圣胸中常有诗”。齐白石得此墨宝,喜出望外:“两位这样夸奖白石,我可把它带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