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乱象纷呈


91邮票网 2012-06-21 18:21:58 浏览量:316

  在当前国内一级艺术品市场不成熟,二级市场监管不力的局面下,尽快出台《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加强行业管理,已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发展迅猛。在藏家、艺术家、拍卖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做局”、“假拍”、“保拍不保真”造成的流拍现象不时被曝光,监管缺失、税务管理、佣金等问题时隐时现。

  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琉璃厂、潘家园等多个艺术品市场,就艺术品市场当前的乱象进行了调查。

  赝品和伪专家充斥市场

  随着艺术品交易的日益繁荣,艺术品民间收藏投资热情高涨,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鉴定需求。而造假的泛滥,又进一步刺激了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的繁荣。

  从“徐悲鸿天价油画”被指假作,到“金缕玉衣”骗贷案发,随着收藏热持续升温,这几年艺术品市场的虚假鉴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记者日前在北京琉璃厂、潘家园等地调查发现,“艺术品鉴定”机构随处可见,任何一幅假画,任何一件假古董都可花钱买个“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书”。一些鉴定机构、鉴定中心为了赚取费用,一般都鼓励文物、艺术品收藏者、投资人开鉴定证书,通过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

  一些赝品只要经过所谓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鉴定“漂白”,就会披上真品的外衣,流入正规交易市场。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凡是拥有鉴定证书送来拍卖的艺术品,一般都是赝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拍卖公司和大多数艺术品鉴定公司都是没有鉴定资质的,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也没有开展对外的经营性鉴定业务。

  目前的文物鉴定主要分为国家鉴定和民间鉴定两大类。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故宫(微博)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国家机构的专家,只为文物系统内部、司法机构等进行鉴定,不对民间艺术品做鉴定。因此,民间的鉴定更多的是自发行为,在鉴定人及鉴定机构资格方面缺乏法律的规范。

  资深艺术品投资人张俊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实生活中,大量伪鉴定专家活跃在艺术品交易与鉴定市场。“不少人误以为在专业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专家,或者以为某领域的专家就一定能在另一个领域担任专家。”

  “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无法律管、无机构管的状态,鉴定者无需对鉴定行为负责,也不承担风险。”汉秦(北京)国际拍卖总经理焦筱涵告诉本报记者,在拍卖会上或其他艺术品交易过程中,不对作品真伪作出决定性意见是国际通行惯例。“但我们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在这方面有所把关,国外的很多市场是成熟的,并且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是有风险意识和专业知识积累的。”

  焦筱涵向记者介绍,在欧洲,艺术品鉴定市场有一套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约束和规范。例如,鉴定师需为鉴定行为承担风险后果,民间有专业、权威的鉴定机构对艺术品进行权威鉴定。此外,法律对商业欺诈行为有严格规定,一旦认定存在欺诈,将进行严惩,导致造假者一贫如洗。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陷困境

  艺术品市场跨入“亿元时代”后,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份额化交易却带来了新的投资契机。艺术品投资的抗通胀性凸显和热钱的大量流入大大推动了艺术品的金融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日益繁荣。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泡沫急剧增大,以投资代替收藏来产生短期效益,这一泡沫现在已经非常膨胀。

  2011年4月份,成交所开始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业务,到2011年11月底,陆续完成了《汪国新(微博)·朋友》、《翰墨长安》、《钟飙·致未来》、《记忆》等8个艺术品份额资产包,向社会募集资金超过2.1亿元。

  2010年5月14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微博)通过“拆分模式”,将齐白石、张大千的94幅作品作为理财产品公开发行。同年7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该“资产包”配置了杨培江四幅油画及八幅宣纸彩墨作品。

  2010年12月,艺术家黄钢的“红星和箱子系列”等作品,被分成2500份在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发行,成为“艺术品产权1号”。据悉,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创立。

  资深艺术品投资人张俊表示,很多人之所以去购买并不熟悉、并不了解的艺术品份额产品,很大原因是受到艺术品份额产品遭到炒作、表面看来收益较高的诱惑。

  2011年1月,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交易的艺术品为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啸万里触龙门》与《燕塞秋》,均为天津山水画巨匠白庚延的作品。起始申购定价分别为600万元和500万元,分别拆分为600万个份额和500万个份额,以每份1元的价格发行。始料不及的是,这两只“艺术品股票”被疯狂热炒,2个月后,均比申购价增长17倍。暴涨之后,又在数月内从最高时的18元多跌至1元多。

  天津文交所直接将艺术品与股票、期权和基金的模式融合,以“一元一股”的低门槛向公众公开发售。这样的做法,具有不限制参与人数、涨跌幅度大的特点,如此低门槛、高投机的交易方式让投资者趋之若鹜,同时也注定潜藏了更高的风险。

  记者走访的多位资深艺术品投资人普遍认为,一方面,与其他交易模式不同,这种分拆发售在一开始就已经提供了一个价值认定,而这个价值的认定显然缺少权威认证。

  另一方面,一部分艺术品份额交易已演变成纯粹的炒作行为,日成交量、市盈率与转手率均呈现虚高态势。艺术品份额交易的交易制度不完善,为艺术品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在交易场所设立和交易活动中违法违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重新评估、质疑和审视这种金融创新的手段。

  去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明确规定,自决定下发之日起,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之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据记者了解,新的艺术品份额产品基本停止。陕西艺术品交易所宣布停止资产包的发行及摇号工作,为中签投资者办理全额退款,并确保投资人利益不受损害。湖南文交所已经将2个发行结束但还没有交易的份额产品进行全额清退。

  查税风潮席卷而至

  4月以来,《东方早报》登出一组有关艺术品“查税门”的报道后,引发了业界对进口艺术品税赋征收的大讨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艺术品这个大市场,税务管理一直是个说不清、也说不好的话题。无论一级市场的画廊、艺术机构,还是二级市场的拍卖行,避税、偷逃税现象都长期存在。

  2011年12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 《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自2012年起,中国内地部分艺术品(如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行1年)。

  但实际上,艺术品交易远不止6%的进口税,另需缴纳17%的增值税,对进口艺术品的实际征税额度达到了23%。虽然相对之前的30%有所降低,但进口艺术品依然处于高税重压之下。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内地,艺术品与奢侈品同被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其中,与中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现降为6%),复制品的税率为14%,没有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关税为50%。

  与国际艺术市场甚至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内地地区的进口关税都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劣势。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画廊、艺术品经纪机构的经营者一般不负责为艺术家代缴个人所得税。在内地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画家和画廊、经纪机构之间长期以来都是线下交易,而且互相间的买卖关系也不固定,没有版权登记,没有成交记录,自动缴纳个税也几乎无从谈起。

  资深艺术品投资人张俊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凡是带海外藏家到内地跟艺术家买作品的,一般都是在艺术家家里或工作室直接交易。这种私下成交、“家里拿”的现象十分普遍。

  另外,迫于高额税费的压力,内地一些艺术品机构、画廊和藏家选择了一些 “避税”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私自携带、临时入关和低价报关。

  如此看来,艺术市场缺乏系统行业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管、缺乏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监察,比如经纪公司的专业资格及监控、艺术品交易的版权登记等,甚至艺术品真假难辨,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艺术品纳税的良性循环,导致艺术品税收流失。

  在当前国内一级艺术品市场不成熟,二级市场监管不力的局面下,尽快出台《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加强行业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