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献集邮的思考


91邮票网 2012-06-14 21:37:17 浏览量:459


       “惠我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这句传统而又经典的哲言,重新感悟和引导着当代的集邮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活动向纵深和高层次发展,“文献集邮热”持续升温。文献集邮,已成为我国邮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集邮文献与文献集邮


       什么是集邮文献?它是“有关邮品、集邮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包括集邮图书、集邮报刊、非集邮出版物上的集邮资料以及与集邮有关的文件、照片、电影片、录像带等,其中数量最多、使用最普遍的是集邮图书(含邮品目录)、集邮报刊。这是目前国内集邮辞书中对“集邮文献”这一概念最为“权威”的解释。它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集邮文献本质上是集邮知识和信息的贮存形式。而具体的存贮方式,除了打印、印制、录制、拍摄以外,似还可包括手书。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与邮品和集邮有关。由此而观,集邮文献与集邮有着几乎同样悠久的历史。早在1841年10月29日,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一则妇女征求邮票的广告,被认为是集邮的雏形,这则广告本身,可算是最早的集邮文献。而1861年9月法国人雷维尔编著的名为《邮票》的邮票目录,也是较早出现的集邮文献。集邮文献至少不能囿于FIP对集邮文献类展品的限定。
       FIP集邮文献委员会主席F?E基德尔(Francis  E?Kidale)在《什么是集邮文献》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几乎所有的集邮者都是把他们的邮票保存在邮票册中或一些存放在贴片上。如果在这些贴片上,集邮者写上几句∶邮票的发行日期、邮票发行的原因或者任何其它的细节,这样,这张贴片就变成了最简单形式的集邮文献了。”这种说法尽管与我们通常理解不同,甚至与辞书中对“文献”这一概念的解释不相符(《辞海》∶文献“今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但它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和展开探讨。我想,是否可以把F?E基德尔先生所说的“最简单形式的集邮文献”,理解为集邮文献的素材,或视作广义上的集邮文献范畴。如果那样,集邮者互通的信件、参加集邮活动的请柬、通知、照片、讲稿以及个人集邮日记、获奖证书等,是否也可作为文献集邮的对象,这的确需要探讨。问题还不止于此。自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电脑的广泛使用,使电子存储介质包括互联网、磁盘、光盘等,也成了集邮文献的载体。有关网络资料,对于人们访问集邮网站,了解和研究集邮,不也十分重要吗?总之,对于集邮文献的理解,似应更为开阔。这不仅涉及到对集邮文献的收集和分类,也关系到对集邮文献的鉴赏、研究和利用。当然,对于集邮文献的主要形式、收集对象和研究重点,以及展示的范畴,则需根据人们的兴趣、需求和相关的约束和规则去确定,在此不作赘议。
       什么是文献集邮?这是当代集邮活动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国内究竟是谁是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尚欠考证。但集邮辞书可查的最先对文献集邮这一名词进行释义的是1996年2月出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而同期出版的《中国集邮百科全书》和次年出版的《中国集邮辞典》(北京出版社)等辞书中均未将它列为辞条。可见至少这一概念的正式认可为时较晚。《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定义为∶文献集邮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一个集邮类别”。近几年,一些集邮研究者在各自的文章中对这一概念下了定义∶“文献集邮,就是系统地、有目的地对集邮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一项集邮活动”(施慧中、林轩《大力提倡文献集邮》);“文献集邮是收藏、研究和鉴赏或展览集邮文献本身的一项集邮活动”(李明《集邮文献类展品?集邮文献?文献集邮》);“文献集邮是随着集邮事业的发展、集邮文献的大量涌现,集邮爱好者不断增多,而自然形成的一种集邮收藏类别与集邮方式”(孙少颖《文献集邮,任重道远》)。这些定义,各有侧重,把文献集邮看作一种集邮活动、集邮类别或集邮方式,基本上揭示了文献集邮的内涵。我认为,还可以把文献集邮视为一种过程,这一过程还应包括文献的创作,即文献集邮是创作、收集、研究、展示、鉴赏集邮文献的过程。
       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的关系如何?集邮文献是文献集邮的对象和成果,同时它为文献集邮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文献集邮是围绕集邮文献展开的活动方式、形成的收集类别和产生的过程。集邮文献和文献集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二“文献集邮热”的表现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献集邮爱好者逐渐增多,文献集邮渐成风气,有人甚至称之为“持久的、理智的、深入的文献集邮热”,而对“重集轻文”的担心和议论相对少多了。
       “文献集邮热”,不仅表现为“收集热”,还表现为“出书热”、“办刊热”、“参展热”、“研究热”等。具体说来,有以下八个“多”∶
       首先,办刊多。有协会的,研究会的,个人办的;公开发行的,内部准印的,自发而无“准生证”的;老字号的,新生的,改版的,复刊的;报纸型的,杂志型的;定期的,不定期的;综合性的,专题性的;名类繁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超过千种。
       其次,出书多。近几年,在邮市不振、集邮人数减少的情况下,集邮图书出版品种不减反增,每年都在50种以上,去年达到70多种,品味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尤其是集邮家个人文集、集邮史书、集邮学教科书的比重明显加大。整理出版早期集邮文献资料、出书介绍国外集邮情况或影印老邮刊成为一种时尚。
       第三,研究多。尽管《集邮研究》杂志于1985年停刊,但在宏观理论和集邮票品两方面的研究都更为系统和深入。在各地邮协和集邮研究会有重点地开展集邮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全国集邮联召开的集邮学术研讨会和出版的论文集质量明显提高。对集邮史和专题集邮以及附加费集邮、生肖集邮、极限集邮、原地集邮、自动化集邮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第四,展示多。在国际、国内邮展中,文献展品不仅数量逐年增加,获奖率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2003年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中,我国81部集邮文献展品全部获奖,占我国获奖展品的38.8%。其中金奖3部、镀度奖5部。今年5月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在无锡举办,盛况空前,有力地推动了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
       第五,集藏者多。各地文献集邮爱好者对于集邮书刊的收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民间集邮文献收藏馆(室)、集邮图书工作室不断涌现。拥有千册以上集邮图书的集邮文献收藏者不在少数。许多集邮爱好者根据自己的集邮专题收集集邮文献,蔚然成风。
       第六,年轻人多。在各地文献集邮活动中,年轻人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如今年7月江苏成立的文献集邮研究会,会员和订阅会刊者年龄在40多岁以下的超过三分之一。同时,文献集邮者文化层次较高,是集邮队伍中较为稳定的力量,不少都是当地集邮协会的骨干。
       第七,组织多。随着文献集邮的发展,以研究集邮文献为宗旨的文献集邮团体纷纷建立。1995年4月,南京成立了文献集邮沙龙;1999年6月,齐鲁邮学会成立了集邮文献研究分会,并创办会刊《集邮文献天地》;2003年3月,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牵头,成立了在国内影响较大的文献集邮联谊会,并出版《文献集邮简报》;2003年1月20日,重庆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继而文献集邮联谊会陕西小组建立;今年6月27日,江苏成立了文献集邮研究会,并创办会刊《文献集邮》。
       第八,活动多。各地文献集邮组织通过集邮图书评论、小型研讨会、座谈会、拍卖会等方式开展文献集邮活动,有的还疏理出研究课题组织撰写学术论文。全国集邮联于今年7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评选活动。


三、“文献集邮热”探源


       “水有源、树有根”。文献集邮活动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其“热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文献集邮热”源于集邮活动本身的能量,是集邮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集邮,以收藏邮品为基础,以交往交流为兴趣,以探讨研究为先导,以书刊为主的文献的繁荣为标志,体现出它的文化色彩。集邮文献,既是集邮研究的结晶,又是集邮活动中结出的“文化之果”。正因为如此,集邮文献早已被列为FIP和ACPF集邮展览之类别,登堂入室,参评获奖。事实上,真正有造诣、有成就的集邮家,总是以集邮研究见长,也无不重视集邮文献的收集、利用和研究,其中不乏邮文写作的高手。如今的集邮爱好者并不满足于一般的邮品收藏和传统的集邮方式,而是主动探寻符合各自兴趣点的“玩法”,并且愈发注重邮识,倾心于集邮的文化属性。他们中间蕴藏的积极性和热情,正是文献集邮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力。
       (二)“文献集邮热”的兴起,是经历了邮市震荡的我国大众集邮活动。回归自然、回归兴趣、回归文化的结果,是当代中国邮坛人文精神的复苏和集邮理念的升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我国邮票发行政策指导上出现的偏颇,邮票市场运作失控,新邮打折现象严重,损害了集邮者利益,造成了部分邮协会员的流失。然而,与邮市低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包括邮集编组、集邮学术研究在内的各种体现集邮文化属性的活动却并未冷落,其中一个比较突出而又具有说服力的现象,便是“文献集邮热”的悄然升温。这是集邮者对集邮活动的本质反思的结果,也是我国集邮活动向纵深发展并且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集邮文献热”的兴起,源于集邮队伍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改善,以及集邮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开放度的提高,集邮的整体社会环境更为宽松,集邮协会行政色彩减弱,社团性质进一步明朗。各种民间集邮研究会纷纷建立,集邮者之间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年轻邮迷的逐渐加入,使集邮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所改善。而他们比较注重集邮活动的文化含量,在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为了满足自身文化消费和文化创造的需要,除了编组邮集邮外,他们对撰文办刊、图书创作等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从而成为文献集邮活动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四)集邮展览、尤其是集邮文献展评活动的举办,集邮报刊对集邮文献的宣传和文献集邮的倡导,推动了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和“文献集邮热”的升温。
近年来,国内大型邮展和国际邮展展品中,文献类展品比重不断增加,质量和获奖率逐年提高,这无疑对文献创作和文献集邮起到了导向作用。今年五月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在无锡的成功举办,同样产生了良好效果。《集邮博览》、《集邮报》等集邮报刊不断加大对集邮文献的宣传,并刊登书评文章。林轩、邵林、施慧中、陈京、王以和、李毅民、刘肇宁、张林侠、林霏开、宋晓文、李国庆、黄剑波、吴荣先、郑启五、黄继光、程兵、王建平等多人,或发表文章探讨文献集邮,或编辑出版专类图书,或撰写书评,或影印出版老邮刊,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部与《中国集邮报》联合开展了关于“出书难”问题的专题讨论。全国集邮联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首届优秀集邮图书评选活动。所有这些,客观上都对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文献集邮活动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集邮文化是集邮的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而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和创造性。文献集邮活动则集中地体现了集邮的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特征。文献集邮对于整个集邮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大力倡导和开展文献集邮,对于普及集邮知识,丰富集邮的文化内涵,冲淡一度强加给集邮活动过于浓重的功利色彩,加强对集邮活动的理性思维和政策指导,推动我国集邮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性地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其次,大力倡导和开展文献集邮,对于提高我国集邮者的集邮研究和集邮鉴赏水平、提高邮识水平和邮集编组水准、提高集邮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加速集邮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大力倡导和开展文献集邮,对于改善集邮的社会形象,宣传集邮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集邮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集邮活动的中国特色,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我国不仅是集邮大国,而且在集邮文献著述、出版、发行和研究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从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开展文献集邮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如同任何事物一样,文献集邮也具有自身性质所规定的发展规律,并由此规定和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趋势,主要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开放度越来越高,集邮者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参与国际上的集邮文化交流,创作的素材将更多。收集的渠道将更宽。同时,由于集邮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改善,文献集邮的视野将更为开阔,集邮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含义将进一步凸现,文献集邮爱好者也将逐渐增多。
       二是随着我国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各方面关系的调整和理顺,尤其是全国集邮联对民间集邮组织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以及对集邮学术研究和宣传的高度重视,从而使集邮环境更加有利于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和文献集邮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这也将有利于文献集邮队伍的扩大。
       三是文献集邮的概念已被邮坛接受,而在文献集邮的理论构架尚未形成的状况下,有关文献集邮的理论探讨将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更多名家的关注和重视。最近,全国集邮联会士孙少颖先生撰文指出∶“文献集邮的前景光明,但它任重而道远”,希望集邮界重视集邮文献的分类研究和集藏方式的研究;提出要重视集邮文献的展出与评审规则的制订;倡导对集邮图书的评析。
       四是在全国集邮联和各地集邮文献组织的重视与推动下,在集邮报刊宣传的促进下,集邮文献(包括集邮文艺作品)的创作将进一步走向繁荣。同时,随着国内出版系统体制改革的推进,集邮图书“出版难”的问题有望逐步得到缓解。
       五是集邮文献创作质量和参展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专门的集邮文献展览和集邮图书评选活动也有望再次举办,展示与评审工作也将在探讨中臻于完善和规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