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邮票咄咄逼人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454

   编号邮票的崛起,让不少投资者感悟到邮市“老票”的活力。作为沉淀性良好的板块,其快速增长期远未结束,后市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2009年前10个月内,邮市出现了让人惊诧的表现,在市场上出足风头10余年的新邮居然连连遭遇滑铁卢式的下跌,尤其是“十一”长假前那一幕新邮跳水的表现,令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有些“庄控”品种在短短一周内即呈现价格被腰斩的表现,如“奥运会徽和吉祥物”不干胶小版张即从75元直线下挫到35元,“甲申猴”小版张更是在3天之内由75元暴跌至20元。表面看,庄家因资金问题而逃之夭夭,自然令所操控的邮票价格呈现自由落体现象,但实质上随着大量投资者对新邮炒作兴趣索然,导致了新邮炒投机不断降温,也就酿成了炒新庄家难以为继的败局。

  与此同时,JT邮票的不断稳健上扬,却让不少市场人士看到了新希望。上半年JT早中期小型张的走强,就宣告了邮市热点的悄然转移,而进入7月份之后,尽管JT小型张出现了高位调整的局面,但编号邮票的崛起,却让不少投资者感悟到邮市“老票”的活力。由于编号邮票在新中国邮票发行中的地位较为特殊,因此这次价格回升自然引起了大量市场人士的格外关注。

  曾经的邮市“黑马”

  为什么编号邮票价格上扬会受到市场的重视呢?这是因为编号邮票是原邮电部于1970~1974年期间发行的纪特邮票,实行不按套的连续编号方式,这一编号方式扭转了“文”字邮票不编号的“错误”,重新恢复了“纪”字邮票和“特”字邮票右下角括号内的连续编号,因此被集邮者称为“编号邮票”。整部编号邮票共21套95枚,属于“文革”后期发行的邮票。虽然这些邮票同样具有“文”字邮票的烙印,但与“文”字邮票突出政治,画面为“红海洋”一片的特征有着较大不同。

  编号邮票价格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表现平平,不少邮票市价还不及JT早期邮票。其主要原因一是各地集邮公司存货量较大,制约价格上升;二是设计图案政治化色彩较浓,构图和题材不如JT邮票好,影响集藏者购买兴趣;三是个别几套邮票因政治原因,在集邮公司内纷纷停售,导致集邮者无法收集齐全而影响收藏购买力,因此价格出现了偏低现象。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集邮人数的剧增以及政治禁锢的消除,收集编号邮票的集邮者大幅增加,过去供过于求的状况逐渐转变为供不应求,市价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呈现上扬势头。上世纪90年代是编号邮票价格回归的主要时期,全套编号邮票1992年的价格仅300元,但1994年底已触及千元大关,1997年4月份开始市价突飞猛进,5月6日价格突破万元大关,6月初整部编号邮票成交价高达12000元。在1992年至1997年的5年间,编号邮票从300元升至12000元,绝对升幅高达39倍,年平均涨幅竟达780%,这是此段时间里绝大多数邮品所无法攀比的,即使已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文”字邮票也自叹弗如。因此,将编号邮票誉为上世纪90年代邮市中的真正“黑马”是名副其实的,主升期的表现一览无余。

  近期价格走势趋强

  当然,过快的上涨也令编号邮票从1997年7月份之后出现大幅下挫,到2005年12月,编号邮票价格已下滑至3000元附近,跌幅高达75%。不过从2003年开始其价格再度回升,而2009年的回升幅度明显加快,整部价格已从年初的5500元攀升到目前的8400元附近,涨幅为53%。尤其是一些低价品种的升幅十分惊人,创出了历史的新高价位。到10月中旬为止,“严惩入侵之敌”价格攀升到11元,一个月的升幅达130%,乒乓球系列中的“亚非(俗称‘乒一’)”、“亚洲(俗称‘乒二’)”和“亚非拉(俗称‘乒三’)”套票分别扬升到390元、190元和130元,“王进喜”邮票也走高到120元,而“广交会”邮票扬升至60元附近,作为本次编号邮票领涨的“白毛女”和“红旗渠”套票更是大踏步攀升到410元和240元,比年初的75元和50元分别上扬了4.5倍和3.8倍,而“中国妇女”、“儿童歌舞”、“赤脚医生”和“出土文物”套票也分别上涨至110元、90元、120元和140元。从价格对比看,编号邮票中的低价品种呈全面走强之态,且绝大多数品种价格已创历史新高,这无疑是“老票”走强的又一个明确信号。

  编号邮票近年来的价格走势,明白无误地告诉投资者,作为沉淀性良好的板块,其快速增长期远未结束,后市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不排除成为“‘文’字第二”的可能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