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发展历史
一、宋代家具的空前普及,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宋代家具品种有床、榻、桌、案、凳、箱、柜、衣架、巾架、盆架、屏风、镜台、凭几等。还出现了专用家具,如弹琴用的琴桌,对弈用的棋桌,进食用的宴桌等。家具形式也多种多样。仅桌子一项已有正方、长方、长条、圆桌、半圆桌,还有较矮的炕桌、炕案;凳子有方、长方、长条、牙牙等形式;椅子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
宋代还发明了燕几,曾轰动一时。当时的士宦大家为装饰屋宇,竟相仿造,燕几由7件组成,有一定的比例规格。它的特点是可以随意组合,可聚可散,可长可短,纵横离合,变化多端。符合了上层社会使用的要求。
宋代家具在制作上也有不少变化。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兴足、莲花托等各种装饰形式;同时使用了牙板、罗锅枨、矮佬、霸王枨、托泥、茶钟脚、收分等各式结构部件,但和明式家具相比还较差些。宋代,我国已基本完成起居方式的转变,供垂足坐的高形家具占绝对主导地位。在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市肆小店中,无不陈放各式家具。其中以方桌、条凳最为普遍,而士宦大家或有名望的人才有资格置备交椅。
在宫廷里,统治阶级不惜工本制作了一批高级家具。如宋代帝后像中的各式椅子,从形象看,用料都较粗壮,装饰也很华丽,但仍不能算是完美的家具。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桌子和椅子,就是较为完美的代表作品,体现出宋代家具艺术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对宋代家具的评价应是:“没有宋代家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就不会出现完美、精湛的明式家具。”换言之,对于明式家具来说,则是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了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因而使家具事业进入了科学化的阶段。
二、明初手工艺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明代前期,从事手工业的艺人较前代有所增多,技艺亦高前代一筹。明代沈德符《蔽帚斋余谈》说:“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以古敌”。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介绍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逮明沈周,价骤增十倍。窑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富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吴中滥觞,而徽人导之,俱可怪也。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璧之治锡,马勋治扇,周柱治商嵌及歙嵌,吕爱山治金,王小溪治玛瑙,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近闻此好流入宫掖,其势尚未已也”
明张岱《陶庵梦忆》中也有类似记载:“吴中技绝,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锡,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鬻鬻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勾勒数刀,价以两计”。
明代周晖的《金陵琐事》卷三介绍说“徐守素,蒋彻,李信修补古铜器如神。邹英学于蒋彻,亦次之。李昭、李赞、蒋诚制扇极精工。刘敬之,小木高手”。这些资料说明一个问题,即明代江南地区手工艺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了。
家具艺术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在明代初期至中期也有很大的发展。尽管匠师们没有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流传至今的大批家具珍品记录了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光辉业绩。他们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理所当然的艺术家。
明代,总结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门书籍逐渐增多。明代黄成所编著的《装饰录》一书,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等。这些工艺在明代漆家具上都有所体现,是一部研究漆工历史的重要著作,直到现在仍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木器家具方面的专著当推《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此书为明代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分建筑和家具两部分,其中对家具作了详尽的分类。如:椅凳灯、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台架类、屏座类等。每一类中又分别叙述不同形式。如床榻类中有大床、禅床、凉床、藤床等;桌案类有一字桌、案桌、折桌、圆桌、琴桌、棋桌、方桌等。其他如选材,卯榫结构,家具尺寸,装饰花纹及线脚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记述。《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是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对明代家具的发展和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有关家具方面的书籍还有明代文震享所编的《长物志》。书中对各类家具一一作了具体分析和研究,对家具的用材、制作、式样分别给予优劣雅俗的评价。明代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还把家具制作和养生学结合起来,提出独到的见解。这些书籍的出现指导了家具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生产工艺的提高,并丰富了家具制作的理论体系。
三、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前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手工业的繁荣,加上当时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的观测,地图的绘制及航路的勘探,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明代海外贸易主要是日本、吕宋、南洋各国和东南亚各国。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很频繁,至今在日本正仓院还珍藏着我国的唐代家具实物。明代初期,中国和日本政府间还订有条约,规定日本向中国十年一贡,这种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勘合贸易。其中的倭漆家具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甚至中国漆中有仿制日本器物者。《遵生八笺》中香几条介绍说:“若书案头所置小几,惟倭制佳绝。其式一板为面,长二尺,阔一尺二寸,高三寸余,上嵌金银片子花鸟四簇树石。几面横设小档二条,用泥金涂之,下用四牙,四足牙口掺金铜滚阳线,镶铃,持之甚轻”。《长物志》卷六台几条介绍:“倭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雅精丽。有镀金镶四角者,有嵌金银片者,有暗花者,价俱甚贵。近时仿旧式为之,亦有佳者,以置尊彝之属,最古。”
明朝与南洋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南洋各国盛产金银珠宝和各种香料以及珍贵木材。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统治阶级过起奢侈的生活,这些进口的器物与材料正合他们腐化生活的需要。永乐至宣德时期,为了宣扬国威,特派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西洋,进行贸易交往。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时间之长,往返之频繁,是世界航海史上所罕见的。
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43年(宣德八年),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时间持续28年之久,所历37个国家。最南到爪哇,最北到波斯湾和红海的默伽,最东到台湾,最后到非洲东岸。所率船队有大船62艘,每艘长147米,宽60米,共载27500余人。船上带有我国行销的青花瓷器,印花布、丝、色绢、缎匹、雨伞、米谷、草席、鼓板、牙箱等四十余种货物。而贸易采购回国的主要有香料、椰子、锡沙、淡金、宝石和各类优质木材。
郑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同各国的关系,此后,各国亦相继派使臣赴中国朝贡(即勘合贸易),所带货物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木料。通过这些国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贸易往来,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进到中国。明式家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的材质优良。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四、住宅、园林的发展对家具的影响
明代前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城市建设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官府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竞相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和住宅,以供他们享受。这些园林、住宅,装修精丽,当时有不少文人、画家直接参与设计和建造。其规模庞大,有的甚至多至千余间。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制定严格的住宅等级制度加以限制。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等。不许在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达官、富商和大地主不遵守这些定制。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官僚地主为了显示其富有,役使大批奴仆,加上宾客来往之多,都需要大量房屋和活动场所,需要有不同用途的使用建筑和观赏建筑,并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配备大批的与其相适应的家具。这种趋势,必然对家具事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