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邮苑》史话


91邮票网 2012-05-24 20:19:46 浏览量:656

《民族邮苑》创刊于1988年4月15日,是原全国少数民族邮品爱好者联谊会嘉兴分会会刊,由姚国明主编,刻字油印,终刊于1991年12月15日,共出刊18期,其中一期合刊。  作为原少数民族邮品爱好者联谊会的会员,对《民族邮苑》的创刊直至终刊自始至终均予以深切关注。它作为总会会刊《民族集邮》的子刊, 自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它的鱼鸿往还,是从忘年至交叶士昌先生建立的友谊开始的,叶老每封滚烫的信函,都使我对《民族邮苑》的激情倍增,每次催稿都会令我坐立不安,让我驿动之心久久无法平静,每每冥思要用最好的语言、最真诚的邮文献给读者诸君。1992年第2期《民族集邮研究》我以《“民族邮苑”与我》为文抒写了对这份邮刊深深的眷恋。  嘉兴分会的会友们每月在市集邮协会活动室都有一个例会,或谈心得,或谈组集,或换邮品等等。1995年6月,我专程去嘉兴拜会基础民、叶士昌先生时,特到主编姚国明先生家里促膝谈心,因是多年的邮友,相见自是甚欢。为我的到来,分会每月的例会时间特地提前召开,与嘉兴诸多会友相见,才体会到集邮的快乐真谛,真惬意耳!   《民族邮苑》虽不能全面反映在中国邮坛上出现的诸多现象,但在这样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在为民族邮品的收集和研究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中国的集邮史是不应忘记的。我与《民族邮苑》那割舍不断的邮缘,已在我的邮文《集邮家叶士昌来函摘编》中有最全面的记录,该文已在2003年12月《邮海史林》杂志中分期连载,读者不妨一观。下面我把《民族邮苑》总1—18期的邮文目录刊出,以存邮史。  1988年4月15日创刊号第l期,双色印刷,4页,主要文章:创刊词、贺信选摘、愿民族邮花开遍神州大地(张延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集邮(叶士昌)、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988年6月20日第2期,4页,主要文章: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集邮(叶士昌)、建议发行少数民族服饰邮票(方立武)、封片介绍(胡承恩、孟端忠)、会友来鸿、戳海集锦(黎世中)、那达慕大会(张延年)。  1988年8月20日第3期,4页,主要文章:西藏最早的“双文”纪念戳(基础民)、藏历与夏历的纪年方法有什么不同、中国各民族歌(陈华铚)、精美的西双版纳邮戳卡(张绍铭)、昭君坟(张延年)。  1988年10月24日第4期,4页,主要文章:寓意深刻的火把节封(姚国明)、会友来鸿、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名的原意、应弥补对台湾高山诸民族邮品研究之空白、景颇族“目脑纵歌”纪念封(胡承恩)。  1988年12月25日第5期,4页,主要文章:评西藏纪念封的特色(王崇安)、神秘的西藏当地邮票(潘晓纯)、白裤瑶族(方立武)、少数民族邮品断代了吗?(陈华铚)、四川茂县羌历年(王良勋)。  1989年2月12日第1期,套红双色印刷,总第6期,6页,主要文章:集邮应走横向交流的道路(叶士昌)、蛇年活蛇“小龙”生辉(张明)、赴禾印象记(张晟)、会友来鸿、编者的话。  1989年4月12日第2期,总第7期,4页,主要文章:努力巩固和提高少数民族邮品的地位(姚国明)、邮票上的侗族风雨桥(杨效龙)、两枚新疆和田纪念封(蒋润章)、傈僳族刀杆节(胡承恩)、邮品信息、赴达旗总会观感(钟开祥)。  1989年6月20日第3期,总第8期,4页,主要文章: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集邮(叶士昌)、傣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各民族传统节日知多少、“贝叶古刹”邮票的原地考证(胡承恩)、热爱嘉兴分会的叶士昌会长(范晓华)。  1989年8月15日4期,总第9期,4页,主要文章:参展与观展(叶士昌)、“四月八”街头邮展(郭润康)、黎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集邮者们的迫切愿望(张明)、会友来鸿、告会友。  1989年11月15日第5期,总第10期,4页,主要文章:集戳之我((叶士昌)、集邮断想(孔浩鸿)、满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昌都的历史(黎世中)、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日一览表(陈光友)。  1990年2月12日第l期,总第11期,4页,主要文章:成功的喜悦、叶会长发封(范晓华)、楚雄州的彝汉双文字戳(胡承恩)、锡伯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会友来鸿。  1990年4月15日第2期,总第12期,4页,主要文章:一枚难得的中加联合发行的白求恩纪念封(叶士昌)、姚国明与他的自制封(范晓华)、蒙古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最早印有两种文字的邮制封(陈光道)、少数民族邮品也不少(张礼荣)。  1990年7月1日第3期,总第13期,4页,主要文章:内蒙古自治区的形成和变动简介(焦天希)、欣赏《内蒙古邮政日戳集》带来的乐趣和收获(叶士昌)、新光会员叶建华的邮事(范晓华)、关于设立“民族集邮奖”的补充建议(张晟)、西域轶闻(高继光)、何为汗血马?   1990年9月22日第4期,总第14期,4页,主要文章:VZ—A型万次戳启用概况探讨(叶士昌)、默默奉献的人(范晓华)、朝鲜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名称的正确读法(郭润康)、吐鲁番葡萄节与葡萄(陈光道)、纳西族简介(王良勋)。  1990年12月31日第5、6期合刊,总第15、16期,6页,主要文章:年末寄语、参加嘉兴分会活动有感(汪千里)、美丽而古奥的《春之歌》、他出席全国邮联“三大”(范晓华)、我国以地名为族称的民族(方立武)、也谈最早印有两种文字的邮制封(高继光)、全国邮联“三大”小型张有两种版式(叶士昌)。  1991年3月28日第1期,总第17期,4页,主要文章:集邮长乐集邮长寿(范晓华)、藏族地名的特点及分类(方立武)、亲切的会见(姚国明)、建党70周年纪念原地邮品代办信息。  1991年12月15日第2期,总第18期,4页,主要文章:终刊词、鸣谢、热心集邮的人(范晓华)、亲切的会见(姚国明)、谈地名学与地名戳的关系(方立武)。  由于全国少数民族邮品爱好者联谊会当时开展的各项活动如火如荼,经总会研究决定,在已经成立的编委、评委、学委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于1992年元月接手创办《民族集邮研究》学术性刊物,故而《民族邮苑》将终刊,我们在这一期中的终刊词可见到。应该说,《民族邮苑》的后续刊物就是《民族集邮研究》,仍在嘉兴创办,这为民族集邮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关于此,我将另撰文稿以飨读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