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83年的集邮盛事
自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1983年可以说是集邮发展的重要年份之一,值得回顾并引以为傲。
这一年年初即在北京召开全国集邮联常务理事第一次会议,部署全年工作。全国相继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集邮协会,基层集邮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厂矿、企业、学校、机关,会员及集邮爱好者已达300多万人;全国集邮服务网点已设立了900多个邮票公司、集邮门市部或集邮专柜;复刊后的《集邮》杂志,从“文革”前最高发行量的4万份,增加到28万份,刚创刊一年后的《中国集邮》英文杂志,发行拓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还增印了北美版;全国集邮联创办了《集邮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又增办了《少年集邮》;经文化部批准中国集邮出版社的成立,是继全国集邮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我国集邮事业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因此,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时非常隆重;1980年举办的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从参加投票的5.7万人,1983年猛增到32万多人,其中有近2千枚选票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奖大会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得到社会和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值得欣喜的是本年度的七八月,我国先后加入了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从此,中国在国际邮坛上取得了合法地位,并开始履行权利与义务。
而在上半年还让人难忘的是羊城集邮的盛况。先于全国集邮联成立的广东省集邮协会,2月13日至22日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第三次广州邮票展览”。展览规模350框,有近5000件展品,展出的邮驿、邮政史料和珍贵邮票来自中国邮票总公司、中国历史博物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赞助与提供,观众除可欣赏到许多首次与公众见面的珍邮票品以外,还可通过图片和实寄封看到全国集邮联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而邮展期间的许多活动都非常精彩,影响极大,意义不凡。届时广东省集邮协会召开了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举行了“新春集邮茶话会”,还特邀邮票设计家卢天骄、集邮家郭润康、许庆发等举办了集邮讲座和集邮学术报告。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并召开首次学术研讨会也在广州举行。亚洲集邮联主席加迪亚、广东省委书记梁灵光,全国集邮联领导及集邮界诸多著名人士,全国各地的集邮爱好者及港、澳同胞,都云集广州。因此,被人们称为“羊城集邮花会”之美誉。
下半年的重彩是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的综合邮展,是在22个省、市、区举办邮展选拔、推荐的基础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选送了邮集参展,共展出448部,计900框展品。展览开幕盛况空前,朱学范亲自为邮展剪彩,国家主席李先念参观了邮展,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邮展题词。邮电部专门为邮展发行1套2枚纪念邮票,评审委员会评出5个获金奖邮集,他们分别是沈曾华《淮南解放区邮票及实寄封》邮集,林崧《华北解放区》邮集,吴辅全《新中国首日实寄封》,林丰年《璀璨瑰丽 巧夺天工》邮集,黎晓宏《新中国邮票上“中国的世界之最”》邮集。此外还评出18个银奖、58个铜奖和15个少年奖等。
在这一年,国内外大事很多,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就有“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世界通信年”、“全国六届人大”、“全国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全国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 、 “全国五届运动会” 和“计划生育”等选题。当年邮票设计室主任孙少颖介绍“中国邮票选题”的文章,在《集邮》杂志上先后连载了四期,许多著名画家、艺术家张仃、刘凌沧、艾青等都关注集邮、关心邮票。诸多老集邮家、邮票设计家也都十分活跃,这些足迹和踪影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当年的刊物及图像中。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也是在1983年成立的,当年萨马兰奇出席了会议,总部设在意大利的罗马。该会成立后与国际集邮联建立了直接的工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