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邮票我做主
谁说名人才能上邮票? 我市邮政部门日前开通了个人邮票服务,普通市民也可以将自己的靓相印制成邮票,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邮票。
看罢这条新闻,笔者脑海中不禁产生一个问号:自己最近一次在信封上粘贴邮票已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的确,随着现代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逐步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用品,手写信函业务的萎缩,直接导致邮票使用也越来越少。作为非集邮爱好者,邮票似乎与自己越来越陌生。
不过,类似此次“我当邮票主角”的个性化邮票服务,势必激发人们对传统邮票的收集热情。毕竟,这种“个性化”邮票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让邮票和集邮更加大众化、兴趣化。收藏这种邮票,不需要太深的集邮知识,也不用花太多的钱。看着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成为“邮票上的主角”,心里总会有种温馨的亲切感。
于是,从民族英雄到孩子生日纪念,从建国庆典到小镇改名,从社会名人到普通百姓……邮票内容的个性化趋势近年来日益凸显。邮票,这个19世纪40年代一位英国贵族发明的方寸之物,一直是只有伟大人物才有资格在上面露脸的“国家名片”,如今正在成为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私人名片”。
现在,我们可以把婚纱照制作成邮票,作为爱情最神圣的见证;把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刻,定制成邮票留作纪念;甚至是企业周年庆典、团队活动纪念都可以制成邮票。应该说,个性化邮票正是稀缺资源社会化的体现,更象征着一种进步。
当然,个性化不代表自由化。我们在推行个性化邮票时,也应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包括健康、文明等基本道德准则。否则,就会出现类似美国曾经发现的问题:一些用户希望制作一些“名人”的个性化邮票,这些“名人”包括因将莱温斯基与克林顿的性丑闻曝光而名噪一时的琳达·特里普,刺杀肯尼迪总统的疑犯李·哈维·奥斯瓦德等等。
过去,普通的邮票都要经过严格批准。现在,邮票面向普通群众发行,更应该得到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