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赏玩邮票巳有近40个春秋了,一手摸过的邮票少说也有成千上万;近日我被迫"制造"了一枚邮票,且造得惟妙惟肖,却是人生中的第一遭……
事情是这样的我撰写了一篇邮票研究文章,文中涉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枚50年代发行的旧邮票。某刊编辑部见稿后即刻发来采用通知,并恳切地请我提供此枚邮票的复印图样。邮海茫茫,临时要觅得此票无异于大海捞针,我唯有求助肾《世界邮票目录》。查找的目光首先投向美国的"斯科特",即美国斯科特出版公司出版的《斯科特标准邮票自录》。此目录自诩为资料全面、定价权威的世界性好几个被美科特"排除我在纽约联的一段名言世界性趣好版的世界目缚!
放弃“斯科特”,寻求“米歇尔”。这部德文的世界邮票目录开本较小,但没有“国别歧视”,各国邮票应有尽有。我很快找到了那枚越南邮票,并放大二倍将其复印下来。然而结果:并不理想,“米歇尔”上的票图既小又模糊,放大之后虽恢复至原始票大,但由于清晰度不够,与原票差距明显;更重要的是目录上的票状只取票图,一概隐去齿孔,复印放大的结果几乎令人没有什么邮票的感觉!于是当务之急是赋于这枚复印的票图以邮票的齿孔,使之恢复其原有的邮票风姿,我想到了笔绘、刀刻、手剪……乃至用针戳它四道“点线齿”,皆因难操作而一一否决了。我终于眩空心思想出了一妙方:将复印的票图小心翼翼地剪下来,接着找一枚票幅相当的邮票,然后将复印的票图贴到这改真邮票上,“借鸡下蛋”,一枚急需的“邮票”便制造出来了。
我对这枚“成品”进行最后检收时,却发现了露出的马脚:下沿齿孔上的年份及编号等一系列阿拉伯数字,与票图不符,内行人一眼便可看出破绽。我一愁莫展地审视着掌中的失败之作,心想"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的格言。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剥去”这个词儿突然带给我新的灵感:将复印的票图剥下来,贴到邮票的背面上,马脚不就被遮了个严严实实的?!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大功告成!天衣无缝!我将“成品”置于有黑色衬底的护邮袋里,让她周身丰润的“曲线”纤毫毕露。将这样有模有样的"邮票"制版印制,与文并茂,有谁知道这假齿孔后面的真汗水唬?!作者:郑启五 文章来源:湖北集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