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历史六(中)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
1912年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迁都北京。革命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篡夺。
同年12月14日发行“光复纪念”、“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两套面值皆自1分至5元,
刷色、齿孔、纸质、印版相同。主图分别为孙中山、袁世凯像;两套边框基本相同,只
两侧花饰略有差异。“光复”为正在生长的稻谷,“共和”是已经成熟的麦穗。两套邮票的
同时发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北双方的斗争和妥协。
1913年5月5日起,中华邮政正式印制的普通邮票发行。这套邮票的形式和印刷,基
本上参照蟠龙票,将蟠龙、跃鲤、飞雁3种图样,改成帆船、农获、宫门,习称“帆船”
票。半分至1角,主图为帆船,背景是驶过铁路的火车,标志交通运输;1角至5角,农
民在收割,意味着以农立国;1元至20元,主图为宫门,实际上是北京国子监二门里的琉
璃牌坊,象征礼仪治国。其立意虽无可厚非,但表现形式反映了陈腐守旧的思想,和孙中
山设计的飞机图不可同日而语。这套邮票共分三版:1913年发行的,面值从半分到10元,
19枚,印制于伦敦,称“伦敦版帆船”;1915年至1919年陆续发行的,从半分到20元,
22枚,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称“北京老版帆船”;1923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二次雕
版印制,面值从半分到20元,22枚,后增印两枚,共24枚。三版邮票的图案细部略有差
别。此套邮票使用期长达20余年。其中北京老版20元新票是珍品,习称“黄念元”。
这一时期还有“邮政廿五年”、“宪法”、“就职”3套纪念邮票。这些邮票美化了
北洋军阀徐世昌、靳云鹏、曹锟、张作霖等。后两套遭到若干省份的拒用,象“就职”一
套仅通用于东北、华北等不到10个省份。
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票种有:最早的公事邮票发行于1915年,是在“限新省贴用”帆船
票上以齿针打孔凿出“公文贴用”字样的;最早的附捐邮票发行于1920年,是在帆船票上
加盖“附收”等字样的;最早的航空邮票发行于1921年,是以飞过长城上空双翼单引擎飞
机为主图的,机尾有五色旗标志。
此外,还有限地区使用的邮票。这是由于军阀割据,某些边远省份的币制与内地不同。
为了防止利用货币兑换率差异进行投机,自1915年起陆续发行“限新省”、“限滇省”、
“限吉黑”、“限四川”等四种限省加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