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画”收藏渐受关注 市场价值还未完全体现
[提要] ” 从第一位留学国外接受西方美术教育的油画家李铁夫算起,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本土油画的艺术创作时间并不久,距今仅一百余年。徐国卫介绍,另一幅比较珍贵的藏品,是目前所知的刘海粟先生存世最早的油画作品《小女孩》。
虽然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技术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但是,油画艺术真正进入中国美术史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当中国的当代油画屡屡创下天价、受到中外各路藏家热情追捧的时候,中国油画史前半个世纪所产生的“老油画”,在很长的时间里,却一直处在被忽略的状态。而一些有心人则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济南收藏家、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就是国内知名的“老油画”迷,已收藏200余幅“老油画”。他还对藏品进行研究、整理、出版及推广,著有《触摸历史·中国西洋画的开拓者》等书。
“老油画”即中国早期油画 兼具艺术和历史价值
在徐国卫的著作《触摸历史·中国西洋画的开拓者》中,收录的不少“老油画”,都是他自己的藏品。为何会钟情于“老油画”的收藏呢?徐国卫侃侃而谈。“首先‘老油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代表着两种文化的交融,是东西方艺术精髓的结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雄心勃勃力求改良中国传统绘画的有志青年争相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他们在留学期间直接得到西方美术大师的指导。这批画家同时具有较高的国学修养,比如李铁夫、冯钢百、林风眠、徐悲鸿、李超士、戴秉心、李叔同、吕彦直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碰撞,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融合,正是中国早期油画艺术价值的体现。”
从第一位留学国外接受西方美术教育的油画家李铁夫算起,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本土油画的艺术创作时间并不久,距今仅一百余年。徐国卫认为,收藏“老油画”,能直观感知油画发展的最原始状态,构架出油画东渐的图像史。而中国传统绘画体裁、门类繁多,时间跨度极大,凭一己之力集藏而能成体系,这目标是遥不可及的。相较而言,对“老油画”的整体研究集藏要容易一些。
徐国卫最看重的,还是“老油画”的史料价值。他认为,“老油画”处在中国油画的起步阶段,带有时代的印记,同时这些“老油画”又是美术史的一部分,对于充实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例如我收藏的山东画家吕彦直的风景画,是目前已知吕氏唯一存世的美术作品,这也凸显了‘史料的唯一性’,它为中国近代美术史提供了实物的证明,具有补充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老油画市场价值还未完全体现
在“老油画”的收藏中,有很多经历都令徐国卫回味。每一次的收藏经历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件藏品的转手又包含了诸多的不舍。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南京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徐悲鸿的《小镇》,那是他收藏的第一幅“老油画”,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后来转手。以此为契机,他一发不可收,开始从各地集藏“老油画”——陆续购藏了包括素描在内的近三十幅徐悲鸿的西洋画作品,其中包括徐悲鸿于1922年在德国创作的油画《大卫石膏像》。在一般认知中,《大卫石膏像》这一题材常见于素描习作,以油画形式来表现较为少见。此画于2001年,自徐悲鸿先生的秘书黄养辉女儿处购得,珍藏至今。
徐国卫介绍,另一幅比较珍贵的藏品,是目前所知的刘海粟先生存世最早的油画作品《小女孩》。这幅作品是刘海粟16岁左右求学期间所作,通过稚拙的笔触我们可以了解成就一位大师的基础,这是他完整的艺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青涩的第一步。通过早期与后期画作的比较,可以见证一位大师的成长。
收藏界的朋友都知道徐国卫酷爱“老油画”,每当有好的作品出现都会告知一声。特别是2003年他在上海设立聚雅斋画廊时,恰逢上海旧城改造,一度出现大量“老油画”佳作,实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当时鲜有人高价购买,可能冥冥中受某种力量的牵引,抑或是我自身对收藏‘老油画’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感触与喜爱,带着对老画家的敬重,经朋友介绍陆续买入。”徐国卫介绍。颜文樑的《上海炼油厂》及附带的一通信,则是他在互联网查相关资料的时候偶得。“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担心网上购买艺术品的真伪,但凭我多年的研究学习及鉴赏能力,认定高水平的艺术品是伪造不了的。”这幅画以高超的技法展现了江边的炼油厂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一派宁静安闲的场景。
目前,徐国卫已收藏有200余幅“老油画”。他表示,自己从不看重它们的升值空间,也没有计划要转手,现阶段主要着力于研究,进而推广它们。他整理编著的《中国早期西洋画家名录辞典》,收录了6597位1930年之前出生的从事西洋美术创作的画家,近期即将出版。
身为山东人,徐国卫自觉有责任对山东画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和收藏,同时,以描绘山东风土人情为题材的作品也同样令他兴奋。他告诉记者,徐悲鸿的《女司机》是他最喜爱的“老油画”作品之一,这是徐悲鸿1951年到山东潍坊临朐写生时创作的一幅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男女平等,妇女积极投身社会、地位大幅提高的现实在画作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目前“老油画”的整体收藏情况是怎样的?徐国卫介绍,大约20年前,海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好多有识之士,由于接触西方思想较早,从大陆购藏了大批老一代油画家的作品。现在大陆的很多美术机构对其关注度也有所提高,拍卖会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徐悲鸿的《奴隶与狮子》在2006年香港佳士德秋拍中,拍出了5000多万的纪录。2011年香港罗芙奥春拍,常玉的《五裸女》拍出1.2832亿港币的高价。“这些拍卖纪录都从侧面反映出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早期油画的价值。但是目前来说,中国第一代本土油画家的影响力及其作品的市场价格和其自身的价值还是没有完全吻合。”
徐国卫建议,在收藏“老油画”之前,必须先做好知识储备,加强对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熟悉画家的艺术风格,此外,还需向这方面的专家请教。“在我早年的‘老油画’收藏经历中,难免也会买到赝品。经过多年的研究,我总结出经验教训,去伪存真,提高鉴别水平,将来可能在‘老油画’的真伪辨别问题上出版一本书,与收藏爱好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