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湘涵书画受收藏市场热捧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名为“2011冬季书画艺术品拍卖会”的拍卖会上,著名书法艺术家梅湘涵于2010年创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拍出了22万元的高价,给近年来低迷的书法市场带来一声惊叹!
据举办方上海拍卖行有限公司透露,该场拍卖会并未做充分的宣传造势,但还是征集到国内不同时期的名家书画精品30余件。在成交的近20件作品中,梅湘涵的尺寸为300cm×60cm的纸本作品《沁园春.雪》,在会上竞夺十分激烈,初以5万元起拍,终以22万元落槌,含佣金共计24万元人民币圆满成交。该幅作品每平尺高达8万余元,既刷新了作者两个月前在“北京2011秋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上,由另一幅书法作品《传统文化系列之一:茶禅一味》所创下的12万落槌、每平尺达2万余元的拍场纪录。
《沁园春.雪》此番再创辉煌,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赞叹,更激发了业界内外对梅湘涵作品浓厚的研究热情。当我们走近这些作品时,却发现它们背后蕴藏着对中国当代书法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思考。
受众换“审美”
市场变“压抑”
在书画收藏界有句俗话,“好字不如烂画。”与中国画、油画、瓷器等艺术品备受市场追捧相比,长期以来,书法收藏市场一直较为“压抑”。
早在几年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艺术品市场率先爆发,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宣布跨入“亿元”时代,2011年春,则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全面喷发,尤以中国书画最受追捧,诸多专场100%成交、天价藏品不断涌现。然而,数月之后的秋拍却是寒意袭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各大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和成交率均明显下降。
据了解,目前价格过亿元的古代书画作品中,书法与国画所占的数目大概是三七开。2009年10月,清代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的成交价,揭开了中国古代书画“亿元时代”的面纱;2010年,近现代绘画作品也开始破“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书法市场显然没有这么火热,除了古代一些名家书法作品,近现代、尤其是当代书法作品,总体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波澜不惊。
市场的不景气,有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当代一些传统书法缺乏创新,走不出古人的固有意境和风格,却脱离了现代人的审美,远离了市场需求。
由此,梅湘涵“一字拍出22万、两字拍出36万”的纪录,无疑给当下平静的当代书法市场掀起了惊喜之风。
笔墨随时代
创造是永恒
“每一次拍卖都是艺术品价值发现的过程。”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代表就是一位书法家。作为一种艺术,作者除了具备经典性的“形似”传承,还必须要有极具当代性的把个人“表意”归于创作之中,将心迹与笔墨合一,方能成为书法。
待细细探究之时,梅湘涵创造的惊喜或奇迹,并非纯粹对目前市场的投其所好,而是以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与思想、散发出来的文化与创意,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据了解,梅湘涵的书法自成一体,是纯粹的原创书法,书写他的思想和情感,打破了对古人的沿袭和模仿,走出了工匠似的书法格局,以灵动的状态,寄托了艺术家的一种思想情感。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受众更加追逐时尚,艺术审美倾向也在发生转变,而梅湘涵的作品抓住了这一点,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新鲜感。他说,梅湘涵的作品既可作收藏也可作研究,喜欢他作品的藏家,素质高,多半都是属于高知圈,同时还有不少企业高级管理者及其家人。藏家的范围也很广,国内有北京、上海、深圳、广东、上海、江苏及成都等地,还有不少藏家来自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作品价难估
“高度”待研究
梅湘涵的书法,被国际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是一种非常独具的艺术现象和美学风格。但神奇的是,他的这些作品却又能让东西方的艺术受众都能激动和接纳,尽管尚未形成大面积的覆盖之势,可已经日渐成为艺术市场的宠儿。
业内人士评价说,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实际上体现的都是精、气、神、韵十足的特质。梅湘涵的作品,正是这些优秀品质的集中表现。这样才情出色的创作型艺术家的作品,当然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