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专家揭古董家具造假骗术:30天穿越百年历史
辽宁是全国90%的仿制红山玉的聚集地,天津是书画造假重灾区、陶瓷造假分布全国……近日,某艺术品网站推出一份“中国文物造假地图”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今日起,导报记者将推出一系列“藏市造假”报道,揭秘一些隐藏在收藏市场的造假故事,希望读者能“管中窥豹”,有所借鉴。
挑着扁担沿街叫卖古董牌匾,这是易于分辨的低级卖假;傍上祖传的故事和小叶紫檀的名目,价值不过10万元的家具叫价500万元,这是精心谋划的骗局。
导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近年来兴起的古典家具的收藏热,也带来了造假卖假的兴旺。而一套做旧的家具,只需30天就可以“穿越”百年历史。
“古董牌匾”街头遍地卖
一根扁担,挑着四块古香古色的牌匾,外面木框,中间是瓷板画,上面或者是“春夏秋冬”、或者是“梅兰竹菊”……最近,在东渡、滨北、仙岳路等多处地段,均出现了这种沿街叫卖的身影。
昨天中午,导报记者就在仙岳路旁亲眼目睹了一次现实交易。一开车男子叫住了一个挑着“古匾”的男子。叫卖的男子自称东西是江西一带收来的老东西,木框是红木的,中间的瓷板画也是旧物。
“诚心要,2000元给你。”挑担男子看似干脆。“1000元。”买主似乎有些犹豫。男子稍微坚持了一下:“1500元。”“1000元,就要了。”买主毫不所动。这一次,男子只顿了一下,马上爽快地答应了。
“不管仿不仿,1000元真的是手工钱都赚不回来。”导报记者质疑牌匾是现代仿的,该挑担男子也不反对,只是边解绳缆,边表现得有些委屈。不过,在买主付完钱后准备离开时,该男子又表示,家里还有货,如果要的话还可以拿过来。
“祖传多宝阁”叫价500万
这种街头叫卖的假古董,很多市民心知肚明,也就当仿古工艺品买。而一些做工精细在藏市当真古董卖的就很具迷惑性和欺骗性了。
前段时间,厦门藏家林先生就亲身经历了一次自称是祖传古董家具的买卖。
卖家是经朋友介绍的一名女子,女子自称是满族人,要卖的是一对“爷爷留下来的多宝阁”。她说原先也不知道这个“祖传之物”有什么珍贵之处,后来请专家鉴定过,是小叶紫檀,价值不菲。现在手头缺钱,所以想忍痛以500万元出手。
“如果真是小叶紫檀的古物,这个价还真不算贵。”林先生看到了那对东西,古香古色,还真有点动心。但出于谨慎,他还是请行家前往把关。
“抽屉内部等细节的做工都有点粗糙。”那位行家看过之后说,从造型和外观看,那对东西的确有点沧桑的味道,不过,细看之下,家具木料纹理粗糙,不像小叶紫檀,而且包浆也不对,抚摸起来顺溜但没有质感,而小叶紫檀自然形成的包浆,细腻润滑得像绸缎一般。
据这位行家介绍,这套多宝阁是用非洲紫檀做旧而成,雕工尚可,市场价也就在10万元左右。
30天造出百年老家具
“老旧家具已经很少了,市面上仿的多。”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彭建楚告诉导报记者,古董家具作假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像河北大城县、浙江宁波市都有成规模的产业链,福建仙游也有部分出产。
彭建楚说,像街头那种古匾,一般用的是比较低廉的非洲紫檀,而中间的瓷板画,不过是将仿古画印在塑料纸上,再粘贴到瓷板上烤制而成,成本也就几百元。如果是比较高级的仿古家具,用料和雕工都会更专业。像小叶紫檀家具,大多是用卢氏黑黄檀、科檀等制作后做旧而成。
“造假也不易,要逼真的话,需要20多个步骤。”业内人士透露:首先是仿造古董家具的样子做成一件,当然雕工的精细程度跟古物不可比;其次,通过拆卸、砸打、高温烘烤等种种手段把新家具 “做旧”,再重新组装打磨,形成破损、污渍等痕迹,以体现旧家具的“岁月”感。
温润光亮的包浆是旧家具最明显也是最迷人的特性。为了达到“包浆”的效果,作假者先得用挫草打磨,再不断地打蜡擦油。而如果要家具的历史感更加明显,还会用高锰酸钾刷涂,并用染发剂等物质上色、双氧水冲洗,再打磨。
“虽然费力费事,但一件新家具要做旧成上百年的沧桑感,最多也就30天的时间。”业内人士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