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各地各类学校就此进行了许多探讨与实践,其中建立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以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集邮,无疑是一项利于教育教学、易于广泛开展、便于组织的活动。实践证明高校开设集邮活动和集邮选修课能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为培养集邮队伍接班人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平台。
世界上没有一座大厦根基不牢而能长期矗立,高校集邮对于集邮事业而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作用,因此历来深受各集邮组织的重视。积极培育高校集邮市场,积极参与高校集邮工作决策,积极扶持高校集邮活动也便成了邮政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通信博客——通信人自己的博客!据笔者所了解,高校集邮爱好者们都期盼当前各级集邮组织能够多把集邮工作多侧重于关心、培养高校集邮、青少年集邮,把这当是开展工作的着重点之一,以及期盼社会团体对高校集邮的关心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凭借集邮组织自身的科学管理和卓有成效的活动。
1.1、高校集邮总体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高校集邮仍处于松散无序的落后阶段。尽管近几年来,国家与省级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和省级高校集邮联合相继设立,也组织了部分大型高校集邮活动,促进了我国高校集邮的发展,但大多数工作普遍未深入到基层,舆论宣传也是寥寥无几,其工作重点还是未能让高校集邮者认为是面向高校集邮和青少年集邮。高校集邮自身的活力仍然还不够,基本依附于各级成人集邮组织,在社会上没有多少影响,使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威信与感召力。直到现在,还没有全国性、地区性高校集邮协会,省、市级高校集邮联合会也是寥寥无几,有的即使挂着市级牌,工作也仅局限于个别城市而难以扩展,高校集邮队伍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就难以壮大发展。有些高校集邮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非但没有得到一些上级部门的支持,反而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使之集邮活动的开展基本是困难发展或是仅限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高校集邮协会之间缺乏交流、良莠不齐,有的发展得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在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集邮的发展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就以福建省高校为例:在福建省集邮协会和福建省大中专院校集邮联合会的领导下,福建省大学生集邮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集邮展览、新邮欣赏进校园、网络邮票设计比赛、开展集邮选修课、创办高校集邮刊物和网站、集邮知识竞赛等日趋规范化,省内各高校集邮组织的联系比较密切,其中就以网络集邮交流最为频繁,效果也不错。而联合开展集邮活动的档次逐渐提高,比如现在正火热进行中的福建高校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集邮巡回展。
1.2、高校基础集邮学发展良好
自从厦门大学在1986年开设《基础集邮学》选修课以来,全国已有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集邮选修课。而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何大仁教授主编的《基础集邮学教程》,则成为全国院校集邮学课程主要的教材之一。其中,厦门大学邮文名家郑启五教授,在厦大是孜孜不倦地教集邮、勤奋地写散文化的邮文,很受大学生欢迎,邮坛称之为集邮文学家。地处甘肃省兰州市的西北师大,1992年开办集邮课,13年来累计培养的集邮学生超过万人。湖北大学1996年3月开设《集邮基础知识》选修课,采用自编教材,迄今已有2000余人获得学分,结业考核项目之一就是写邮文。而笔者所在的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则是推行了学分制,在1997年3月8日首批开设的选修课当中,把《基础集邮学》列入其中,该门课程30个学时,2个学分,结业考核项目就是写邮文和制作邮集贴片。至今已有上千名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获得学分。
总体看来高校集邮基础学的普及发展还是乐观的,我们也期待能看到全国各高校都能上到这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的课程。
1.3、高校邮刊百花齐放与背后的故事
高校基础集邮学发展不仅是在课堂上有体现,而且在一些高校集邮刊物也为基础集邮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和学习平台,例如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集邮协会的《邮林》、华南师范大学集邮协会的《华师邮苑》、长江大学大学生集邮协会的《长江大学集邮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集邮协会的《零星集邮》等。高校邮刊的兴起,对促进高校集邮组织之间、高校与社会各集邮团体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就以高校邮刊这个为平台,众多高校邮迷可以邮文来分享集邮乐趣、集邮历程、集邮新闻等等,对于高校集邮者来说可谓是何乐而不为。
高校邮刊不同于其它邮刊,发展是较为坎坷而不易的。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高校邮刊是如何运作和持续发展的。笔者就以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集邮协会的《邮林》为例,该报纸在2005年5月创刊,为半年刊(一学期一期),每期发行量基本是在3000-5000份之间,发行数量对于高校邮刊发行量来说是偏多了些,《邮林》报纸全部为赠阅,不仅可覆盖全校办公室及学生宿舍,还将赠送部分至省、市各兄弟院校邮协,以及省外的集邮协会、集邮爱好者。其中,报纸的稿件来源基本出自于学生之手,记录着学校集邮的发展历程和学生集邮的心得体会等等,然而也有少部分稿件来源于全国各地的集邮前辈所写,意在让学生向集邮前辈们学习,提高自身的集邮水平。而邮刊发行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的问题,相信许多高校集邮组织对这个问题都是苦恼的。学校上级部门对协会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如果协会还出版刊物一般都是“自生自灭”(或许言重了,但事实是这样)。基于这个情况,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集邮协会组建了一个外联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对外的交流,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负责协会一切活动资金赞助问题,我们在这问题经常碰壁,但我们坚持住了,所以《邮林》生存基本是这样磕磕绊绊的走过来,始终以传播集邮文化为己任坚持着。
当然,雨后见彩虹,高校邮刊艰难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吃苦耐劳的高校莘莘学子。高校邮刊百花齐放背后的故事其实也是精彩的一面。可以看出校园集邮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校园集邮活动中,学生集邮协会社团是其主力军。期待延续……
1.4、网络搭起高校集邮交流的桥梁
当今网络在很多方面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样也给集邮带来了亮点与生机。网络集邮,准确地说应该理解为网络集邮信息,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它不能带给你任何邮票、邮品,而这又是集邮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在网上,无论是写作、购邮、还是从事邮票投资、做邮票生意,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如今,高校集邮爱好者们对于网络所能提供的集邮信息与交流平台都一一充分地利用。他们活跃于各大集邮论坛上的“校园集邮”版块、自己建立集邮博客写集邮日志、建立高校集邮QQ群与各高校邮迷交流、创建独立的校园集邮网站等等。网络所提供的这些交流与学习平台都被这群集邮者所提倡和充分使用。
笔者也是通过网络结识了多位高校集邮爱好者,在交流中,大家始终是以互相学习的态度。交流中互相充实邮识、互寄邮品,共同提高集邮水平,也促进网络集邮与高校集邮的前进发展。
总之,高校集邮的现状虽有乐观之处也有令人担忧之处,然而要更好的发展高校集邮,单靠全国集邮联一家全国性文化团体来号召和动员显然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思想上必须充分认识到,集邮是一项事业,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校集邮者,是集邮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把我国从集邮大国变成集邮强国的需要。其次是有关各方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相应的工作,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集邮兴趣,彻底改变断层危机。当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做努力去做!作者:庄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