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年”、“节”、“日”
王宏伟(本报记者):在一年365天中,我们会过着很多“年”、“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既有让我们翘首以待的春节、国庆节这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又有国际化的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还有一些我们不经意就流失过去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许多“年”、“节”、“日”。而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年”、“节”、“日”中,有一些已成为世界各国邮票的题材。作为集邮者,密切关注这些节日,并且收集与其相关的邮票,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李近朱(全国集邮联副会长、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委员):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节”的惯例往往源自某个国家或地区,然后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 历法节气;2. 原始崇拜;3. 禁忌迷信;4. 祭祀;5.宗教;6. 多神信仰;7. 日常衍生。
客文达(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开放类《春节》邮集作者):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目前,亚洲已经有很多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而且发行邮票。生肖邮票就是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密切相关的题材。
“圣诞节”恐怕是“最国际化”的节了。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开始发行“圣诞节”邮票。
李近朱:国际日是在一段时间内举办活动来唤起国际社会对全球范围某个问题的兴趣或关注,从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多数这样的国际活动是由联合国大会或联合国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设立的。联合国制定有关设立的原则是:选择的主题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优先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道主义、人权相关的主题;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具统计,在一年365天中,被标注的国际性的“节”有10个,国际性的“日”有160个,差不多平均每两天就有1个节日。如果再加上中国自己的20多个节日,密度就更大了。目不暇接的节日很难让人们全部记住,大多数人只能记住少数。因此,这些“节日”也应该进行“瘦身”,取消一些已经过时的节日,设立新的、有现实意义的节日。
客文达:在目前流行的“节”和“日”中,大体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确立××年或××日为世界性的“节”和“日”。例如,1997年为“国际儿童年”,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从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目的是提醒人们关注水的问题,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是由联合国下属的各个组织确立的“节”和“日”。例如,国际消费者联盟宣布:从1983年起,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988年为“世界防治艾滋病年”,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三是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的“节”和“日”。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它只做到国际化,而没有做到世界化。在这三种节日中,前两种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中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对联合国大会以及其下属组织确立的各类“节”和“日”予以承认,并且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王宏伟:对世界性的节日做宣传,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大众媒体的电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逢重要节日,都会作出提示,而且会报道相关活动。其次是报纸,为配合重要的节日,刊登相关文章和图片。《中国集邮报》每逢重要的节日,都会做专题版面,配合宣传。例如,每逢春节来临,都会安排专版刊登有关春节方面的内容;每逢圣诞节来临,都会刊登世界各国发行的圣诞节邮票和邮品。2011年12月所做的专题版面是“世界艾滋病日”等。其他集邮媒体也在做这样的专题版面。发行邮票虽然是最好的宣传方式之一,但是能够登上邮票的“年”、“节”、“日”一般是经联合国大会或其下属国际组织所确立的,以确保这些节日的重要性与权威性。
李近朱:发行邮票是宣传国际性“年”、“节”、“日”的最好方式之一。邮票不仅能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且能够传递到不同层面的人群。邮票能够进入收藏领域,时间越久,它的宣传功能就越强。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发行了大量的关于“年”、“节”、“日”的邮票,有些题材在反复发行。中国邮政在发行国际性的“年”、“节”、“日”邮票时,显得十分慎重,数量并不算多。从1952年发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起,到2011年4月23日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的60年间,共发行9个“国际年”纪念邮票9套、2个“国际节”纪念邮票10套、7个“国际日”纪念邮票7套。这些邮票大多数为每套1枚,而且重复发行极少。
客文达:设立“主题年”的惯例始于1957年的“国际地球观测年”或称“国际地球物理年”,是由国际物理学机构提议设立的。比利时、苏联等国家发行了邮票。从1957年至2011年的54年中,共设立了56个国际化的“主题年”。其中有在一年中设立多个“主题年”活动。例如,2008年设立“国际语言年”、“国际环境卫生年”、“国际土豆年”、“国际地球年”共4个主题。1958年第13届联合国大会宣布:1959年至1960年为“世界难民年”,比利时、芬兰、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多个国家发行了邮票。1978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979年为“国际儿童年”。为此,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发行了邮票。中国邮政也发行了《国际儿童年》(J38)纪念邮票1套2枚,这是新中国邮票中第一次出现国际性的“主题年”。此后,中国邮政又相继发行了《国际残废人年》(1981)、《世界通信年》(1983)、《世界和平年》(1986)等6套邮票。
李近朱:世界各国发行纪念邮票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在纪念某个题材时,“逢5”或“逢10”,以及“逢20”、“逢50”、“逢100”等时间段发行。我曾经对10多个国家所发行的邮票进行过统计,发现在所有纪念邮票题材中,排在首位的是“万国邮政联盟成立××周年”。该题材不仅发行的国家多,而且发行频率也是最高的。其次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周年”。另外,“国际红十字会成立××周年”、“国际劳动节××周年”、“国际劳动妇女节××周年”等题材也是世界各国邮票中的常见题材。中国邮政于1974年、1994年、1999年发行过3套纪念万国邮政联盟题材的邮票。对上述其他题材也基本上发行过纪念邮票,逐步做到与国际接轨。
王宏伟:关于“节”的邮票,世界各国在发行上各具特色。中国除了发行国际性的节日邮票外,从2000年起,开始发行中国传统节日邮票。已经发行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外国发行最多的节日邮票无疑是圣诞节。欧洲多数国家发行圣诞节邮票,有的国家是反复发行。例如,西班牙从1959年起,每年发行圣诞节邮票;奥地利从1965年起,每年发行圣诞节邮票;希腊从1970年起,每两年发行圣诞节邮票。在圣诞节邮票的枚数上各国也不相同。英国从1966年起发行圣诞节邮票,每套在4至6枚之间;希腊的圣诞节邮票在2至4枚之间。俄罗斯从1962年起发行《新年好》邮票,以庆贺元旦的到来。
客文达:其实,中国发行的《春节》邮票,也可以考虑系列化。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节日能与中国的春节相比。中国的春节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内容丰富,时间长久。在已经发行的邮票中,仅仅4个画面是很难将春节的全部内容表现出来的。因此,建议邮票发行部门,应该将春节邮票系列化、长久化。比如,每5年发行1套春节邮票,或每10年发行1套春节邮票是可行的。春节邮票与生肖邮票应该成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题材邮票中的主旋律。中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应该继续发行,例如,“元宵节”、“七夕节”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发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邮票。
李近朱:随着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所担负的国际责任越来越多,中国邮政发行一些国际性的节日邮票势在必行。因此,国家邮政局2002年《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国邮2002-140号)第十三条中规定:“关于节日纪念。建党、建国、建军逢整十周年纪念日时,发行纪念邮票,也可发行相关内容的其他类邮资凭证。其他节日,包括国际性、全国性的节日和地方性、专业性的节日,不发行纪念邮票”的内容已经不适宜了,应该重新修订。其实,2005年《世界地球日》、2011年《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的发行,已经突破了这项条款。而适当发行一些国际重要节日的纪念邮票,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邮政的威望,都是积极的举措。2012年计划发行的“国际护士节100周年”邮票,抓住了难得的契机。
王宏伟:发行国际性的节日邮票,可以根据该节日的重要性,以及该节日“逢10”、“逢100”的原则,适时发行邮票。例如,2012年5月12日,中国邮政将发行《国际护士节100周年》纪念邮票。2013年3月22日是第20个“世界水日”,如果能在这一天发行《世界水日》邮票,对于我们这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是何等的重要啊!再如,2014年5月15日是第20个“国际家庭日”。据2011年10月11日北京卫视新闻频道报道:目前中国社会家庭状况并不乐观,全国平均每天有近5000个家庭解体,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家庭暴力日益增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分不利,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在2014年发行《国际家庭年》纪念邮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客文达:根据对欧洲9个国家以及中国所发行的“年”、“节”、“日”邮票进行统计的结果来看,这些国家发行的邮票日期既有统一之处,又有分散的特点。例如,1960年“国际难民年”邮票有7个国家发行,其中6个国家选择4月7日(世界卫生日)发行。再如,1963年“国际红十字会100周年”邮票有8个国家发行,却出现了8个发行日期,只有芬兰选择了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其他国家则很随意。1974年“万国邮政联盟成立100周年”邮票,10个发行国出现了7个日期发行,选择10月9日(世界邮政日)发行的只有4个国家。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尽可能选择“正日子”发行,这样做有利于对主题日的宣传效果。
李近朱:世界各国发行的“年”、“节”、“日”邮票的图案也很有特点,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西方国家发行的“圣诞节”邮票,大部分选择与耶稣诞生相关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均出自艺术大师之手。邮票设计者对画面进行了裁切,选择某个局部。邮票图案比较雷同。表现现代的节日邮票,大都富有时代感,设计者采用现代艺术语言,不会过多体现节日的内涵,而是以简练的图形与艳丽的色彩,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达到宣传作用。纵观世界各国发行的节日邮票,在设计上大体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借用绘画作品,二是专门创作图案,三是选用节日的标志。集邮者所希望看到的是新的画面,而不想看到雷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