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邮会可持续发展初探
内容提要:如何促进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民办邮会和集邮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促进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笔者以为,应从办好会刊、开展活动、组织建设、相互支持、筹集资金、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民办邮会 可持续发展 探讨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以来,在神州邮坛集邮名家的热情支持、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下,民办邮会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民办邮会在我国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构筑了华夏邮坛的半壁江山。如何促进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民办邮会和集邮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促进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笔者试从办好会刊、开展活动、组织建设、相互支持、筹集资金、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无刊不立,邮会喉舌。邮会的会刊,无论是报纸或杂志,都是邮会的喉舌、名片、形象和精神。它代表着某一集邮群体的声音,凝聚着集邮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该邮会在组织、活动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也是广大会员、各兄弟邮会交流的平台。它对扩大邮会的影响,提高集邮队伍素质,提高集邮和邮集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会刊,对一个民办邮会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刊不立。它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将会刊办好,办出档次,办出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性。办好会刊的关键,一是要有一套过硬的编辑班子,二是要有一支过硬的作者队伍。16年前创办的当代集邮研讨会会刊《当代集邮》,之所以能受到邮学家张林侠的高度评价:“目前在我国纯集邮学术性的刊物,现在看来只独此一份(不包括台湾的邮史研究)”可为一例,它吸引了中外200多位集邮名家、名笔为其撰写高水平的集邮学术、研究文章。当前,在我国邮坛办得比较有影响的民办会刊,有文献集邮研究会的《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研究会的《生肖集邮》、齐鲁集邮研究会的《齐鲁集邮》、邮刊与主编联谊会的《邮刊与主编》、郭润康集邮研究会的《金竹邮风》和网络集邮研究会的《博客论邮》,它对于促进民办邮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集邮研究会于2007年6月10日正式成立,而会刊《博客论邮》却在半年前的2007年1月1日就创刊了,每月一期,至今已按时出版了期刊、号外60多期。
集邮活动,邮会生命。开展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是民办邮会的生命所在。民办邮会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集邮活动,就能提高邮会的凝聚力。1995年,在当代集邮研讨会成立之前,西北师范大学百花邮票研究会等邮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集邮文章展览,1996年又在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的努力下,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二届集邮文章展览,3年中会员发展到1008人;生肖集邮研究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从2001年起,共举办了11次重大集邮活动,如生肖邮票设计研讨会,全国、国际性的生肖集邮展览,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最佳世界生肖邮票评选,生肖文化节等。从2006年开始,还连续举办了六届全国生肖个性化邮票青少年设计大赛。14年来,会员发展逾3000人;2004年成立的文献集邮研究会,活动频繁,参与发起全国“五佳”、“十优”地方集邮报刊评选活动,先后多次举办集邮文献调剂、拍卖活动,开展“民间集邮组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题调研,参加打造高邮邮都活动,举办集邮文献论坛等,目前会员已达860多人;齐鲁集邮研究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一框邮集邀请展和四届集邮文化节,举办“莱钢杯”全国有奖征文活动,以及开展集邮学术论坛,结合新邮发行举办首发式等活动,目前会员已达1200多人;网络集邮研究会建会4年来,利用网络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络集邮活动。如“十佳会员”评选,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开展网络集邮征文竞赛,举办网络一页邮集比赛,与《中国集邮报》联合举办“我与网络集邮”征文比赛和“网络集邮灯谜”制作、竞猜活动,在该会网站、论坛开展热点问题和邮会可持续发展讨论等活动,现注册会员已达440多人,其独立网、论坛成员达到1200多人,促进了邮会大发展。
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加强民办邮会的组织建设,制订民办邮会的规章制度,是促进民办邮会发展的坚实基础。民办邮会必须有相应的、团结的、有工作能力的职能组织,邮会就能巩固,就能团结广大会员。加强邮会的组织建设,是办好邮会,促进邮会发展的硬实力;一个民办邮会必须有章程和相关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章程》是邮会的纲,纲举目张,是民办邮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邮会必须有《章程》,没有《章程》的邮会是不符合规定的。没有领导班子、没有《章程》的集邮沙龙,不能算作邮会,只是集邮活动的一种形式。
实践证明,无论是生肖集邮研究会、文献集邮研究会、齐鲁集邮研究会、郭润康集邮研究会的巩固和发展,还是网络集邮研究会走过的4年多的历程,无不体现了邮会组织建设、制订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网络集邮研究会建会之初,除了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领导班子外,还设立了通讯联络部、宣传工作部、财务管理部、学术研究部、活动组织部、会员服务部和技术管理部,制定了《章程》和相关制度。在第二届会员大会中,为促进“网邮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增设了邮展指导部和青少年发展部。各部由会员骨干担任负责人,团结广大会员,协调合作,发挥团队精神,组织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的活动,提高了邮会的凝聚力。
横向联谊,相互支持。民办邮会的发展,离不开各兄弟邮会间的横向联谊,专家学者、兄弟邮会的支持。2011年10月,由集邮报社、生肖集邮研究会、文献集邮研究会、中国解放区票研究会、中国邮戳研究会、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等牵头,联合齐鲁集邮研究会、华夏专题邮会、原地封研究会、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等共同举办,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承办的第六次全国集邮研究会联谊活动暨’201武汉•民间集邮组织发展论坛,就是民办邮会横向联谊的典范和好形式。民办邮会的联谊活动,先后举办了六次,增加了邮会间的交流,促进了相互的邮谊、了解与支持。时间追溯到1995年6月,在江西省永修县创办的当代集邮研讨会,就得到了郭润康、任尔勤、周治华、马佑璋、葛建亚、赖景耀、邵林、于宗琪、王景文、管载仁、孙成熙、卢志成、程兵、马驎、党仁珊、俞永梁、栾桂新、张林侠、朱祖威、胡辛人、童国忠、王续琨、钟恕、翟宽、吕维邦、李少华、基础民、何大仁、施水浪、郑启五、宋晓文、王华新、孔浩鸿、关家麒、丈大华、陈京、王以和、李毅民、樊伯钦、徐洪、陈谋立、张恺升(美国)、薛少棠(瑞士)、纪觉英(香港)等中外集邮名家的热情支持。邮会迅速发展,会刊质量上乘,活动反响强烈,在我国邮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网络集邮研究会成立4年来,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与文献集邮研究会、生肖集邮研究会、齐鲁集邮研究会、郭润康集邮联谊会、邮刊与主编联谊会、中国邮戳研究会、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华夏专题邮会、原地封研究会等兄弟邮会和《集邮报》、《中国集邮报》、《文献集邮》、《生肖集邮》、《齐鲁集邮》、《邮刊与主编》等集邮报刊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筹集资金,增强实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民办邮会要办会刊、要组织活动、要制作邮品、要开展联谊活动,都需要资金。资金,是制约民办邮会发展的瓶颈。生肖集邮研究会的蓬勃发展,与其雄厚的资金做后盾不无关系。民办邮会都是服务型的非盈利团体,其资金来源不外乎会员交纳的会费、社会赞助、会员捐款、邮品义拍等。如网络集邮研究会,也许是目前为数不多不收会费的民办邮会。因为网络集邮研究会,利用网络空间的特点,开展网络集邮活动、编辑电子版会刊,不占用资源、场地,费用较少。倘若举办大型的邮展、征文等有奖竞赛活动,就没有经费来源,从而制约集邮活动的开展和邮会的发展。如何解决民办邮会的资金问题,是有待深入研究探讨的务实课题。在资金管理上,一定要做到民主监督、公开透明,“网邮会”坚持做到每年向会员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回顾当年轰动一时的《当代集邮》,因江西原资助方的经济不景气,两年半后移师穗城。又由于笔者的固执,不愿意卖断版权,为保持邮刊的学术性、研究性,不同意增加邮品广告,没有顾及邮商的盈利目的,致使资金链断裂而休刊。虽然笔者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刊号的情况下,筹款出版了总第18、19期休刊特大号,保持了《当代集邮》的完整性,但最终还是成为邮坛一大憾事。
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国家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我们集邮界,也应该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邮是高雅的文化活动,也是群众性的快乐活动,是促进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好形式。集邮内容、集邮范围、集邮活动,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广大集邮者的愿望与要求,不断创新。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外部大环境的呵护,需要各级邮政部门、各级集邮公司、各级集邮协会、各级集邮媒体,多多给力繁荣民办邮会,热情支持组建民办邮会,积极参与民办邮会举办的各种活动。
在民办邮会中,先进会员的无私奉献、探索创新,是邮会财富、邮会形象的展现,是宝贵的时代精神。我们要提倡、要表彰、要宣传、要保护、要坚持、要发扬这股使民办邮会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民办邮会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利用网络特点,扩大宣传空间,拓展活动范围,开创集邮新形式。在我国邮坛,除了网络集邮研究会,还有文献集邮研究会、生肖集邮研究会、齐鲁集邮研究会、邮刊与主编联谊会、中国邮戳研究会等,都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网络空间无限,民办邮会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利用网络高科技的高效快捷、信息浩瀚、空间广阔、节能环保的优势,办网站、辟论坛、建博客,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集邮文化宣传,扩大民办邮会的社会影响,促进民办邮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次全国集邮研究会联谊活动暨’2011武汉•民间集邮组织发展论坛交流论文)作者:程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