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薪阶层集邮的十点建议
邮集评分时,邮品的珍罕性占有一定的比例。一部参展邮集,即使没有什么珍品、罕品,早期邮品也应占一定的份量,才能取得好成绩。而各种不同内容的早期邮品,价格上相差悬殊,大有出入。你若搞毛泽东、区票、民国票这一类题材的传统或专题邮集,那里面的早期邮品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种价格是我们这些人想都不敢想的。据说,江阴有一位老厂长在世展前,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十八万元买了个封参展,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因此,确定专题时,工薪阶层应尽量避开这些投入要求很大的题目。相反,有些专题信息很好的早期邮品,即使是十九世纪的封、片、戳、电报纸之类,价格也仅百元左右,这类邮品我在上海静安邮市和彭瑾的邮刊上都发现过,也就是说,如果专题选得好,完全可以少花钱,办大事,多拿分,得大奖。
工薪阶层组集前,一定要确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工薪阶层组集参展,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可能一夜成名,在组集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挫折比别人更多,因此,好多人搞过一段时间后,知难而退,白白的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但伴着兴趣、爱好组集则不然,很容易向钻研、成才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以我自己为例,养猫是我的一家老老少少的乐趣,集“猫”票,编“猫”集同样给我乐趣,给我享受,伴着兴趣编邮集,我比一般集邮者拥有更多的快乐,即使在参展过程中屡遭挫折,也不会半途而废。我家的“猫”邮集曾多次参加本市邮展,除在一次庆祝香港回归的邮展上得过三等奖外,其余都是名落孙山,“贵在参与”。记得10年前,我集猫还没几年,第一次组集参展时,上海著名集邮家俞鲁三老先生就善意地告诫我,猫邮品少,集猫的难度比集狗大得多,但正因为兴趣,我没有知难而退,没有因为邮集组编难度大,获奖名次不高而中途收兵,尽管“猫”邮集前途未卜,道路艰难,但兴趣、爱好为我提供了动力和毅力,既然玛利安·欧文斯骑着她的《大象》,丹·欧尔森和《哥伦布》一道乘着帆船,历经艰辛,都获得成功,我也一定能抱着可爱的猫儿取得好成绩。正是因为持之以恒,正是靠执着的追求,在去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办的江苏省邮展上,“猫”获得好成绩。如果不是兴趣,很难想象,我会坚持到底。
和大款的比较,我辈囊中羞涩,往往邮票价格一高,我们就下不了买的决心,毕竟邮票不好当饭吃,家中老婆孩子还要生活。在邮市上购票时,要随时记住,邮商是商人,商人永远会将本求利,早期邮品,专题邮品和新邮相比较,它是没有统一价格的,谈价时,不要被邮商吓住,要坚信,邮商的专题知识和鉴别能力未必高过你,他们一般知道买进多少钱,加价多少出手而已,为了赚到钱,邮商是希望每笔生意都成交的,反正钱在你口袋中,主动权在你手上。与邮商谈价也有许多学问,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沉得住气,喜欢的东西不能当面说喜欢,只轻描淡写地说这东西还可以就行了。一旦邮商发现你心中大喜过望,表现出激动或非要不可的神态,十有八、九他会狠狠地宰你一刀没商量。搞专题集邮和买新邮完全不一样,新邮今天不买,以后买最多多花几个钱,而专题邮品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很可能以后永远碰不到。在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表情,想买片,你不能问片,至少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而是问其它的东西,等对方摸不透你要买什么时,你想要的片也就到手了。
记得有一次在上海邮市,在一个自称是台湾商人的摊位上,我一眼就看到一张片是我需要的,在他的售品中也确实有些好东西,但从他给别人的报价看,要价偏高,我拿过他装封片的盒子,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把这张片一翻而过,就后面几张我熟知价格的封、片进行了问价,并告诉他,他附近的摊位同样的东西报价多少,比他便宜多少,在他已经不耐烦的时候,我突然翻到我想要的那张片,问他这张“破片”多少钱,他漫不经心的信口报了个价:“6元!”我二话没说,付了6元,把片装进包后临走时,我告诉他,你的其它邮品价都要得高,偏之这一张要低了,这张片,整个邮市肯定没有,发行量也少,你要60元或更多我也会买,你卖便宜了。说得他目瞪口呆。同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第六届邮展会场外,我仅用30元就向一武汉邮商买了一套阿尔巴尼亚猫票。这套阿尔巴尼亚猫票,我缺后面的四枚,已经在邮市上苦苦地寻觅了十年,终于如愿以偿。当然,购票时我不露声色,先买了一本荷兰本票和其它猫票,最后和他反复较量的是,我这套票已有,不相信你到邮展上去看,不过有的品相不好,我是换品相的,可买可不买,价格高了我当然不会要啦。
丰富的专题知识能大大提高组集的水平,降低造价。首先,在选择邮品时,特别是对于乍看与自己专题无关的价廉物美的珍罕邮品时能够快速确定,收集与否;其次能够发现普通素材上的可取之外,使普通邮品变成珍品、罕品;第三是能提高组集的文学水平,出色的编排和解说能提高获奖档次。在江苏省第六届邮展上,徐州市的一部名为“雪”邮集,邮品的质量和封、片、简、戳的数量不及“猫”邮集,但他以出色的编排和解说得到评委的青睐,比“猫”高一个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