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行的文革邮票都有哪些特点?


91邮票网 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27

   文革邮票作为我国邮票收藏中的重点对象,一直以来都是广大邮迷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有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文革邮票就是文字邮票,其实“文革”邮票应该包括文革初期的7套“老纪特”、前期的19套文字邮票、中期的21套编号邮票和后期的29套JT票,以及5套普通邮票等,总计四个阶段81套366枚邮票。而这些邮票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多数邮迷的心,文革邮票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邮票设计政治化、简单化。

  在独特的政治背景下,很多事物黑白颠倒,有的还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只有突出政治、宣传毛泽东思想才是最安全的,邮票发行也不例外。特别是文革前期所发行的“文”字邮票,绝大多数的选题都与毛泽东有关。表现出极端政治化、简单化的特点。票面以大红大绿为主,展现的基本都是毛泽东头像、语录和诗词。

   二、邮票志号、铭记混乱不堪。

  文革十年间,邮票上的志号变化多端。1967年4月20日老“纪特(C、S)”志号被取消,开始发行无志号的“文(W)”字邮票。1970年8月1日“文”字邮票停发,又采取不分票种、按发行先后顺序统排流水号码的方法,发行“编号邮票(N)”。三年以后,从1974年开始,新“纪特(J、T)”志号启用,一直到“文革”结束,并沿用至1991年底。

   三、扩大发行量。

  1966年前发行的“老纪特”邮票,发行量基本控制在600万枚以下。文革开始后,为了达到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目的,这时期所发行的邮票动辄就是几千万枚。

   四、特殊票品扑朔迷离。

  文革十年期间还流出几种没有正式发行的邮票,诸如大小“一片红”、“大蓝天”、“黑题词”、“全面胜利”等,此外还有“红灯记”、“珍宝岛”试机票等。

  虽然文革邮票的特点鲜明,并且发行的套数也不是很多,但有许多至今也还没有太大的涨幅,不过也有极少部分的文革邮票进入了中国珍邮的行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