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6月《端午节》(2001-10T)邮票新邮发行预告中出现了“版式二”这三个字,它没有像以往《春节》(2000-2T)邮票新邮预告中所称谓“小版张”三个字,但这个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而还是习惯称这种“版式二”为“小版张”。直到2003年《癸未年》(2003-1T)邮票新邮预告中出现了“版式三”时,大家似乎才反应过来,“版式二”称为“小版张”,那么“版式三”又叫什么呢,难不成叫“小小版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版式二”和“小版张”具有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也才明白为什么新邮预告中没有再出现“小版张”。“版式二”比“小版张”外延更大一些。脱去“小版张”的固有概念,我们把“版式二”应理解为多种版式的全版张邮票。既然是多种版式,就会有大有小,不拘一格了。
其实,像这样的“版式二”早有出现,只是当时没有这样称谓罢了。如在1979年10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四组)》(J47)邮票中,就出现了甲乙两种邮局全张,甲种全张50枚构成(1)¬—(4)四方连10个,余(1)(2)共10枚;乙种全张50枚构成(3)¬(4),(1)(2)四方连10个,余(3)(4)共10枚。当然,这两种全张的邮票枚数是一样的,就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了。
笔者探究的最早“版式二”应该是1968年8月1日发行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文12)邮票,就有25(5×5)和28(7×4)两种版式。虽然,25枚一版的较小一些,但称其为“小版张”似乎也不太恰当。直到1980年9月13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J59)纪念邮票,才正式以“小版张”的形式出现了“版式二”。此后20年就遁形无迹了,2000年《春节》(2000-2T)国家邮政局才又恢复发行了“小版张”,但仅仅也就在《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2000-22J)之后,新邮预告也就没有用“小版张”提法了。
2000年以后,全张版票的枚数开始缩小至20枚左右,版票幅大大减小了,2001年7月1日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2001-12J)邮票“版式一”是最后一款全张在40枚的“大版张”。从此以后,“版式一”和“版式二”大小区别就很小了。2003年“小版张”的发行全面铺开,并首次出现了“版式三”。同时“小版张”的形式也开始实现了突破,正当我们发愁《东周青铜器》(2003-26T)特种邮票一套8枚怎么做小的时候,“独取一图”的小版横空出世,有人戏称其为“维纳斯”小版,有着独特的残缺美。2004年“小版张”的一些基本特征开始被颠覆,1月14日发行的《桃花坞木版年画》(2004-2T)特种邮票“版式二”出现了通齿。2005年发行的《杨家埠木版年画》(2005-4T)特种邮票“版式一”为180×104毫米(1版8枚),“版式二”为120×210毫米(1版2套票8枚),这时的“版式一”何以为大,“版式二”又何以为小。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2004-23T)特种邮票不干胶小版的发行标志着一个“新家族”的诞生,“版式二”邮票材质开始多样化了。2006年《文房四宝》(2006-23T)绢质小版发行。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2008-18J)全息小版发行。2010年《中国古代书法-行书》(2010-11T)宣纸小版发行。
《梅兰竹菊》特种邮票扇形小版和扇形无齿小版发行了。形制再次突破,吸引着广大邮迷的眼球。“版式二”集千变万化为一身,已经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崛起了。不管是叫“版式二”还是“小版张”,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它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不断变换,我们不能用固有思维和习惯去对待它。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变换与超越中,集邮的乐趣永无止境。
备注:因再版,票幅、齿孔、印色等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版式,不在本文所议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