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邮票留住“记忆”


91邮票网 2013-09-07 08:56:32 浏览量:348

最近,读到俄罗斯当代作家拉斯普京的一句话,他说:“真理存在于记忆中,谁没有记忆,谁就没有生活。”这句话,让我油然想起了美丽的歌曲《喀秋莎》,那是人们对于战争岁月的回忆,更是人们对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感悟,那就是:这个民族常把激情化为抒情。记忆,往往让我们认知着和感受着许多道理,当然也有真理。

至此,我又油然想到了邮票。从功能上讲,邮票是“邮资凭证”;从理性上讲,邮票是“知识宝库”;从情感上讲,邮票是“往事梦境”。

曾几何时,我们面对着沈曾华先生的“稿”字四方连,在商人看到的几百万元的背后,是民族危亡时刻的苦难和乐观;就像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写的,是“严冬与太阳”。面对邮票几乎每一位集邮者都有这种感觉,就是邮票引来的“记忆”。沈老在世时,这枚邮票所带给他的记忆,是更加丰富、更加真实和充溢的情愫;事实也是,在这枚小小的纸片中,有神圣战争的血与火的记忆,有战士间真诚淳朴的友谊记忆,也有一枚邮花在自己笔记本中保存几十年的温馨记忆。

常听许多邮友说,集邮,其实就是在积存美好的记忆。这里有邮票自身所带来的种种记忆;如我们看到1950年那四枚以五星红旗、毛泽东肖像、天安门和阅兵为构图的气象恢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大幅邮票时,无论是亲历者或是后生者,皆会沉浸在庄严敬仰的记忆之中。邮票有多少枚,就会有多少在今天是现实在明天会成为记忆的宝贵怀旧。如2003年的抗击“非典”之战,时隔十年,似为一瞬,但看到小版张上那位戴着口罩露出美丽双眼的护士的圣洁形象时,谁能不动情地回忆起十年前在北京在神州大地上的悲壮往事?

邮友们常说,每一枚邮票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故事就是在集邮过程中发生和出现的难忘的集藏细节,有欢欣、得意、激动,也有失望、失落、失意。种种情感常常系于积攒的寻觅的观赏的过程之中。这就是邮票带给集邮者的记忆。前不久,在石家庄接受电视采访时,集邮家高晓恩先生给我讲了一枚信销票的故事——那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开国大典”纪念邮票发行的时日,在同学的一个信封上,他发现了这枚大气典雅的邮票。爱好集邮的高晓恩几经索要,终于如愿。于是,把邮票揭洗下来,藏于邮册。几经爱不释手地翻看,又在自己心仪的邮票上发现所盖邮戳为“河北安国”。这个发现,让他浮想联翩。在新中国成立十度春秋之时,又见开国盛况,这富于寓意的“河北安国”四个字,让他想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正是在河北西柏坡开始了“安国定邦”的历史性转折。于是,这枚邮票作为一段邮谊的温暖记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的记忆,让他将其视为珍爱集藏至今。

邮票所唤起的美好记忆,实际上构成了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邮票,打开了记忆的大门,让情感的溪流溢于脑际注入心田。以邮票作为记忆的“桥梁”,可以通向每个人的“往事梦境”。这里,或是一枚邮票的题材内容乃至艺术风格所带来的联想回忆和怀旧,或是一枚邮票在寻觅在收集在积攒在赏析过程中所发生的难以忘怀的细节故事,这一切都是邮票给予我们的一个记忆的载体,都是对于我们记忆元素的一个生动的激发和启动。邮票的这个“功能”,是从情感上加深和强化了我们对于集邮的热爱,对于集藏行为的痴迷。

集邮者对于邮票怎么看?对于集邮怎么看?其实,仅仅停留在文化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经济上的增值保值,还是不够的。集邮实际上是在和一个富于情感的“尤物”——邮票,年深日久地打交道,其间的情感元素是不可以忽视的。这个元素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邮票对于人们记忆的一次次唤起。让我们从集邮角度重新解读俄罗斯作家的那句话吧:邮票启动了我们的美好记忆,美好的集邮记忆又丰富了我们美好生活。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李近朱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52youpiao.com/news/info.asp?id=461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