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发行XK7(1-1)2006《婴戏图》邮资信卡1枚。邮资图和信卡图案表现了中国画大师李伯实先生精湛的艺术功底:线条精细而不失力度,灵动、准确、飘逸、凝重、流畅、顿挫,既矜持又果断;轮廓线描时如针叶,时如游丝,时如琴弦,时如铁线,笔笔到位,条条见功。在春寒料峭的集邮环境中,新的一套邮品面世,总会带给人以看见新生婴儿一般的喜悦;而似已久违的邮资信卡的再次面世,更给邮人们带来了难得一见的惊喜。
邮资信卡用硬卡纸制作,外形与联体明信片相似,邮寄时不用信封套寄;四周由齿孔隔出封口听边纸,边纸刷胶供粘贴用,信写好后折叠粘封,使通信内容不公开;收件人将边纸沿齿孔撕开可见来信内容;综合了明信片和邮简的一些优点,专供书写通信内容使用。最早的邮资信卡诞生于100余年前,其数量较少,珍罕性较高,被称为专题素材中的“贵族”。由于其设计新颖,有一定的艺术性,且使用方便,与明信片相比具有保密性,因此近些年在赢得人们的喜爱后传入我国。
为了适应贺卡市场需求,方便邮寄,为了满足集邮者求新的愿望,2000年12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无面值的国内平信邮资已付信卡两枚,以新系列XK编号,XK1《圣诞快乐》、XK2《元旦快乐》,售价是每枚2元。2001年发行了XK3《教师节》一套两枚,面值0.8元;2001年12月发行了XK4《圣诞》和XK5《元旦》邮资信卡,每套4枚,面值是两枚5.4元、两枚0.8元;2002年6月1日发行XK6《生日快乐》邮资信卡一套,面值0.8元。18个月时间,陆续发行六套邮资信卡,从最初的无面值的“国内邮资已付”,定型为国内、港澳台、国际面值多种,内容题材也进一步明确专供节日礼仪使用。邮资信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系列。
虽然,在各种礼仪贺卡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今时代,发行邮资信卡还算不得是创新。但一个新系列一个新品种的诞生,总会招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论。一方面,邮人从邮资信卡的发行进一步感受到邮资封片扩容的压力,深恐邮资信卡的发行很难摆脱深幅打折的厄运。一方面又对这一新品充满了期望,纷纷看好其保值、龙头效应、防伪性强、价低量少等诸多优点,希望邮资信卡这一设计新颖构思独特的“新兵”能够成为可挖潜的“大黑马”,甚至奔走相告“邮资信卡浑身都是‘宝’,专题集邮者切莫忘记了”,称之为收藏、增值两相宜的“绝代阿娇”。但愿望毕竟是愿望,五年多时间里,邮资信卡并没有摆脱十年间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小版张、邮资封片、金箔张、自粘纸、异形票们的共同命运,都是在“高看一眼”的氛围中纷纷跌落马下,“大黑马”居然黑得让人看不清面孔,“绝代阿娇”也虚弱得像个林黛玉,甚至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间的飞行让人忘记了历史的流程,46个半月时间转眼流逝而过,就在人们即将淡忘什么是“XK”的时候,XK7(1-1)2006又伴春翩翩而来,不再明确“专供节日礼仪使用”,不再是平平淡淡的画面,而是充满了喜庆、充满了祥和,而是天真可爱的相貌活灵活现、孩童稚趣的心理跃跃欲出。在喜获艺术收藏品与价廉集邮品的同时,也许市场上人们又是议论纷纭,担忧也好,看好也罢,恐怕又有一阵喧嚣。
忽然记起晏殊的《浣溪沙》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百花总是凋零,自然无可奈何;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画檐,也自然令人振奋。美丽的事物也许总是无法挽留,因为花的凋零、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这暮春季节,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邮市无可奈何的凋零消逝,毕竟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而至的《婴戏图》不就像是给人带来美好和幸福的旧时相识吗?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谁都无法阻止其消逝的步履,但在消逝的同时能够有新的美好事物再现,邮市就不会因暂时的暗淡而变得一片虚无!来源:和讯理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