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邮的衰败是邮市发展的一种必然吗?


91邮票网 2013-02-27 16:34:13 浏览量:163

近读《新邮预订传递正能量!》的一篇邮文,文中说道:“新邮同样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也同样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演绎者,不是只有老邮才具备这个功能,老邮的衰败是一种必然,新邮的崛起也是一种必然,……”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实话,虽然我与作者素昧平生,但却一直喜欢他的邮文,钦佩他的邮识和见解。也部份认同他的“新邮同样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也同样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演绎者,不是只有老邮才具备这个功能”这个观点,但后面的这句“老邮的衰败是一种必然,新邮的崛起也是一种必然,……”,却实在不敢苟同。

先从新邮来说,虽然新邮同样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但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普通的集邮者要能及时顺利的买到新邮;二是那些一发行就被炒得高于面值数十倍的新邮,并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据笔者调查了解,从现行新邮的发行体制来说:新邮的零售,在一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只限于个别或者极少数几个指定的邮局,而且数量非常有限,既使你起早辛苦排队几个小时,也未必能买到一套两套。既便是那些集邮专卖店,也只卖那些表面上装潢得五颜六色,价格却高得吓人,实则物非所值的礼品册,根本买不到按面值发行的新邮。县级以下的乡镇农村,则更不用说了。至于那些在市场上能见到的成箱成捆的新邮,它们的来源渠道和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你懂的),反正是平民百姓搞不到就是了;新邮的预订,也主要是限于已经有了预订证的老预订户,你要想新加入这个队伍,那是限制数量和名额的,绝非有了钱就可以随便逛超市那样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那么轻松随意。这样,你连新邮都买不到,何来投资价值?没有面粉,你能做出包子馒头吗?你只能做出那种并非面粉的窝窝头罢了。

再说,有些新邮,一发行就被炒到高于面值数十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今年的壬辰龙、18大等),你买到手后,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还是“长期被套”,现在还远未到“盖棺论定”之时,看谁笑到最后吧。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价格是价值的反映。面值几元,未经过市场的消耗和沉淀,没有通过时间检验的一张小纸片,一出来就是几十几百元,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值那么高的价格吗?况且同为中邮集团发行的新邮,同在一年内发行,按游戏规则来说也应该是同样差不多的发行量,有的新邮却打折于面值(例如今年的刘三姐小本票、明清家具等),为何会出现这种价格的背离?借用一句歌词:“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确实是看不懂。

再说到“老邮的衰败是一种必然”。众所周知,自邮票面世以来,通过几十年乃至百多年的时间洗礼,产生了许许多多集邮界公认的珍贵邮票。例如1840年5月6日世界上发行的第一枚邮票--英国印着维多利亚女王浮雕像的黑色面值一便士邮票,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斯坦利·吉本斯邮票公司近日卖出40万英镑一枚的高价;例如近期报道的1968年9月,为了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我邮电部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四方连纪念邮票,在中国嘉德2012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以460万人民币的高价易主。例如T46第一轮猴票,也由1980年的面值8分涨至现在的万元以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邮票是一种文化艺术,随着时间的沉淀自然进化到文物的行列,而所谓文物是历久弥新的,通俗地讲,就是越老越值钱,越久越值钱。由此而见,老邮何来衰败?而且还“是一种必然”呢?

作为一位资深邮评家,在其官方媒体上扬新抑旧,也许只是配合发行主体宣传新邮预订的需要,我不便置评。但提出“老邮的衰败是一种必然”这个发表在官方媒体观点,是否可以理解为代表邮票发行官方的观点呢?这种观点符合现实国情的真实吗?这种只求一部门之利的观点的提出,将会导致邮市炒新之风愈盛,其在邮市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评估。

至于“新邮的崛起也是一种必然”,恕我愚昧,我也未能看出。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暂不细论。

元芳,你怎么看?作者:山鹰  2012年11月30日

标签: